第9课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第9课“可爱的企鹅”为教学内容,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数字“5”,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程分为情景导入、探究活动、巩固练习和总结反思四个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聚焦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通过“可爱的企鹅”这一情境,培养学生对数字“5”的抽象认知,提高数学概念的形成能力。同时,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训练学生运用逻辑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让学生在收集、分析、运用信息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习惯,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字“5”的概念,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5”进行计数和解决问题。
难点:学生可能难以将抽象的数字与具体情境相结合,以及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解决办法:
1.利用直观教具: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如企鹅玩具或图片,帮助学生建立数字“5”的具体形象,加强抽象数字与实际物体的联系。
2.设计游戏活动:通过数学游戏,如“找不同”、“数字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运用数字“5”,增强其应用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设计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4.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碰撞,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电脑
-软件资源:PPT演示文稿
-课程平台:校园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数字教学资源库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企鹅玩具)、数字卡片、数学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可爱的企鹅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提出问题:视频中你看到了几只企鹅?你能用数字表示吗?
3.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好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字“5”,看看它和可爱的企鹅有什么关系。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展示实物教具:展示5个企鹅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并数数。
2.讲解数字“5”的概念:介绍数字“5”的形状和含义,让学生理解“5”代表的是数量。
3.互动讨论:请学生举例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数量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4.展示PPT:通过PPT展示与数字“5”相关的图片,如5个苹果、5朵花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字“5”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数字卡片游戏:教师发放数字卡片,学生按顺序排列数字1-5,然后打乱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列。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用5个物品(如小石头、玩具等)进行排列,讨论如何用这些物品表示数字“5”。
3.分享展示:每组选代表展示本组的排列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四、课堂提问与师生互动(10分钟)
1.提问:谁能告诉我,数字“5”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很好,大家已经能够将数字“5”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了。
3.创新环节:请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包含数字“5”的数学故事,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五、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拓展(5分钟)
1.提出问题:如果小明有4个苹果,他想再买一些苹果,使得总数达到5个,他应该再买几个?
2.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引导:答案是1个,这就需要我们运用逻辑推理能力来解决问题。
3.拓展提问:如果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六、总结反思(5分钟)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数字“5”,并通过各种活动加深了对数字“5”的理解和应用。
2.学生反思: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字“5”的概念和应用。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熟练地识别和书写数字“5”,并理解其代表的数量概念。在巩固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数字卡片游戏,正确排列数字1-5,并在小组讨论中运用5个物品表示数字“5”。
2.技能提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能力,如在小明买苹果的例子中,学生能够正确推理出小明应该再买1个苹果。此外,学生在减法运算的拓展提问中,也能够正确计算剩余的苹果数量。
3.思维发展:通过设计数学故事这一创新环节,学生的想象力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