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18矿物与我们的生活》说课稿-2024-2025学年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课以《岩石与矿物:18矿物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通过结合课本内容,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矿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矿物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识别常见矿物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用途,如石英、长石在玻璃制造中的应用。
2.矿物资源的可持续性:理解矿物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合理开采和利用的重要性。
难点:
1.矿物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难以将抽象的矿物知识具体化,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环保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矿物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并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设计互动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多媒体展示矿物开采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矿物资源有限性的直观认识。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关于矿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意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讲解矿物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矿物与生活的关系。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矿物,体验矿物的“生活”,加深对矿物特性的理解。
3.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矿物标本,观察矿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等。
4.利用多媒体展示矿物在建筑、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5.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关于矿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1.激发兴趣:展示各种矿物图片,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五颜六色的石头是什么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2.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岩石和矿物的相关知识,如岩石的分类、矿物的组成等。
二、新课呈现(约20分钟)
1.讲解新知:详细讲解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石英、长石、方解石等矿物的具体用途。
2.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如玻璃制造、陶瓷制作等,帮助学生理解矿物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他们思考矿物资源的重要性。
三、巩固练习(约15分钟)
1.学生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分组完成矿物标本的制作,观察矿物的物理性质。
2.教师指导: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约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矿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矿物资源的有限性。
2.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收集有关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为下一节课的讨论做准备。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
1.激发兴趣:展示矿物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石头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2.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岩石和矿物的相关知识,如岩石的分类、矿物的组成等。
二、新课呈现
1.讲解新知:讲解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石英、长石、方解石等矿物的具体用途。
2.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如玻璃制造、陶瓷制作等,帮助学生理解矿物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他们思考矿物资源的重要性。
三、巩固练习
1.学生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分组完成矿物标本的制作,观察矿物的物理性质。
2.教师指导: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矿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矿物资源的有限性。
2.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
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收集有关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为下一节课的讨论做准备。
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矿物收藏网站:介绍一些矿物收藏网站,如中国矿物网、世界矿物博物馆等,这些网站提供了丰富的矿物图片、矿物知识以及矿物收藏者的交流平台。
2.矿物科普书籍: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矿物科普书籍,如《岩石与矿物探秘》、《地球宝藏》等,这些书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矿物的种类、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