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装扮我们的教室》(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8课《装扮我们的教室》(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设计意图
本节课《装扮我们的教室》旨在培养二年级学生爱护环境、热爱集体的情感,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整理和美化教室,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教室的各个功能区域,了解美化教室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环境的情感。
2.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3.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道德品质。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认识到教室环境与个人、班级的关系,理解美化教室的意义。
②培养学生动手参与教室布置的实践能力,掌握简单的装饰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
①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合作学习,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班级装饰,体现个性与集体精神的融合。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教室布置前后的对比图、环保小贴士等。
3.实验器材: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等装饰材料,确保安全无毒,适合学生使用。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营造互动学习的氛围。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教室环境对学习的影响。通过提问:“你们喜欢什么样的教室?为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装扮我们的教室》。
2.讲授新知(20分钟)
(1)认识教室(5分钟)
教师展示教室各个功能区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区域的作用,如读书区、写字区、休息区等。
(2)了解美化教室的方法(5分钟)
教师展示美化教室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装饰元素的特点和作用,如色彩搭配、装饰品的摆放等。
(3)动手实践(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美观、实用的教室装饰方案。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每个小组都能顺利进行。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装饰方案,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总结评价标准,如美观、实用性、创意等。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美化教室的意义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境,爱护公共空间。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用自己设计的装饰方案美化一个家中的角落。下节课分享自己的成果和感受。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环保装饰材料的使用:介绍可回收材料和环保材料在教室装饰中的应用,如使用废旧报纸、纸箱等制作装饰品。
-校园文化墙建设:探讨如何利用校园文化墙作为教室美化的一部分,展示学校的历史、文化、成就等。
-低碳生活理念:介绍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如何在教室装饰中体现节能减排的理念。
-学生自创艺术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艺术作品用于教室装饰,如绘画、手工作品等。
2.拓展建议:
-家校合作:建议家长参与教室装饰,与学生一起动手制作装饰品,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社区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社区的环境美化项目,了解社区环境改善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主题班会:开展以“美化教室,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装饰经验和心得。
-网络资源搜索: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教室装饰的创意和技巧,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书籍,如《绿色教室》、《环保小常识》等,鼓励学生在课外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美化实践活动,如植树节植树、垃圾分类宣传等,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艺术工作坊:邀请专业艺术家或工艺师为学生举办艺术工作坊,教授学生传统手工艺制作,如剪纸、编织等,丰富学生的艺术素养。
板书设计
1.重点知识点:
①教室的功能区域:读书区、写字区、休息区等。
②美化教室的方法:色彩搭配、装饰品选择、布局合理。
③环保装饰材料:可回收材料、环保材料的应用。
2.关键词:
①美化
②环保
③创意
④合作
3.句子:
①让我们的教室变得更加温馨、舒适。
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③每个角落都是我们展示创意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