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28课《海的女儿》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docx
文件大小:22.81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3.5千字
文档摘要

第28课《海的女儿》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海的女儿》是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中一篇富有想象力和哲理的童话故事。本课通过讲述海公主化身为人,为爱情付出牺牲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感悟真善美,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教学过程中,将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提升其审美鉴赏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锻炼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培养对真善美的追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海的女儿》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②感受童话中的想象力和艺术魅力,体会故事中的真善美。

2.教学难点,

①理解海公主牺牲自己成全王子的爱情故事,体会其深刻的牺牲精神和无私的爱。

②通过对海公主内心世界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共鸣能力。

③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海的女儿》文本。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描绘海洋的图片、海的女儿形象插图,以及相关背景音乐。

3.教学工具:准备书写工具和彩色粉笔,用于板书和绘画故事场景。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包括设置分组讨论区,摆放学生用书和绘画材料,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向同学们问好:“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美丽的童话故事——《海的女儿》。你们知道,童话故事是怎样的吗?它们通常有什么特点呢?”

2.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老师认真倾听,并引导他们总结童话故事的特点,如:充满想象力、富有教育意义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分发教材,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句子的理解。

2.学生初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错误,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3.学生完成初读后,老师提问:“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自读,你们对《海的女儿》这篇童话故事有了哪些了解?”

4.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老师引导他们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海公主的形象,提问:“海公主有哪些特点?她为什么愿意放弃自己的鱼尾,来到人类世界?”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海公主的善良、勇敢、执着等特点,并表达自己的理解。

3.老师进一步提问:“海公主来到人类世界后,她经历了哪些困难?她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4.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老师引导学生关注海公主在困难面前的坚强和勇敢。

四、探究课文主旨,升华情感

1.老师提问:“《海的女儿》这篇童话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总结出故事的主旨:珍惜生命,追求真爱,勇敢面对困难。

3.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海公主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4.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老师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角色扮演,体验情感

1.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2.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体验角色的情感,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3.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表演动作和语言表达,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角色。

六、总结全文,巩固知识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海的女儿》,你们有哪些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真善美。

3.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其他童话故事,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七、课堂小结

1.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醒他们在生活中要珍惜友谊,勇敢面对困难。

2.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童话故事的教育意义。

3.老师宣布下课,学生有序离开教室。

教学过程结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方面: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海的女儿》这篇童话故事的内容,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童话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区分童话故事与真实故事的不同特点,增强对文学体裁的认识。

2.思维能力方面:

-学生在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时,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合理的推断和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了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故事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