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4《繁星》(教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文件大小:15.2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2.6千字
文档摘要

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

繁星

提供者

-

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巴金的《繁星》一文,引导学生欣赏繁星美景,理解作者对繁星的不变喜爱,并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文学作品感受自然之美,包括认识新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等知识点。同时,通过了解作者巴金的生平和作品背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如边读边想象,提升对文学语言的感知能力。此外,学生还将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增强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通过小组交流和全班分享,学生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同时拓宽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欣赏。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昧、坠、怀”等生字。

(2)通过朗读课文,能描述文中不同时段繁星的特点并想象出相应画面。

(3)感受作者对繁星的喜爱之情,激发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1)从学生角度,理解作者不同时段观星感受的变化可能较难,重点在于体会作者对繁星不变的喜爱之情。

(2)从知识本身角度,难点在于通过文字描述想象出繁星满天的画面,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小组合作法、情境模拟法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巴金生平简介资料。

(2)繁星主题的多媒体课件,包含星空图像及动态效果展示。

(3)课文《繁星》的打印副本,供学生阅读和标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篇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文章。巴金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还曾在1981年担任中国作协主席。他的代表作《家》《春》《秋》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年轻时,巴金前往法国留学,在旅途中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章,包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繁星》(出自《海上杂文集》)。(出示课件2)(生:认真听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与自学

出示学习任务

教师提问:这篇文章并不长,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大家觉得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学习呢?预设1:这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没有要求会写的生字,但有三个需要认读的生字。“昧”、“坠”和“怀”。我们要先学会这三个生字。教师提问:这对你们来说难吗?相信你们已经掌握了许多识字方法,一定能独立完成这个任务。(生:回答“不会太难”)

预设2:阅读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正确且流畅地朗读。教师小结:你说得非常对,正确的朗读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只有朗读准确了,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学习。(生:点头认同)

预设3: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还需要边读边想象,体会文字中的自然美景。教师引导:谁能回忆一下,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翻开课本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是否能找到答案。(生:翻阅课本后回答:“我们需要学习边读边想象,感受自然之美。”)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学习任务:

正确并流利地朗读文章。

认识“昧”、“坠”、“怀”三个生字。

边读边想象满天繁星的画面。学习要求:自读课文,完成第1、2个要求。再次诵读课文,通过情感朗读,实现第3个要求。小组内合作学习,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学生自学

自学步骤:先通读一遍课文,并标记不认识的词语。(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使用字典或手机等工具查找这些生字的释义和拼音,加深理解。(生:查阅字典或使用电子设备查找生字的含义和正确读音)再次完整地读一遍,确保整个过程没有中断并且发音正确。(生:反复练习,直到可以顺畅读完全文)

小组合作:每组四人,轮流朗读各自分配到的部分,相互检查对方的准确性。(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彼此的发音及错误)交流各自对文章的理解及初步形成的画面感。(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及初步想象出的画面)

三、全班交流

交流环节

教师:刚才看到大家在小组内的交流十分活跃,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第三项任务——通过想象去体验繁星带来的美感。谁愿意第一个尝试?预设1:巴金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观察到美丽的星空,他在文中描绘的繁星如此绚烂迷人。而现今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很难抬头便见漫天星辰,只能靠想象力去弥补这份遗憾。教师追问:你有过亲身观赏夜空的经历吗?请描述一下。(生:有一次春天,跟随父母住在一个乡村的小院里过夜。半夜起来如厕时,发现四周一片明亮,仰望苍穹,无数星星闪烁着光芒,原来星星也能照亮夜晚。)教师继续问:你认为夜空中的星辰像什么?(生:就像是镶嵌在黑色幕布上的璀璨宝石一样。)教师进一步询问:那么,在作者笔下,这些点点繁星又像是什么呢?(生:仿佛成群的萤火虫围绕着我飞舞。)学生朗读相关段落: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教师鼓励:愿意与大家分享你脑海里的这幅景象吗?(生:那些看似静止的星星仿佛在空中飘动,一闪一闪地变换亮度。我认为这是因为巴金当时是在船上,因此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