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角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123.87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1.38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课题

《角的认识》

教材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

设计者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用小棒拼图形,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了解到,用两根小棒不能拼成封闭图形,所拼出的图形叫做角,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特征。

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每个人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和自由探索的空间,教师再通过适当的讲解引导学生建立角的初步表象,并逐步加深对角的特征和大小不同角的含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做角、画角、认识角、在常用物品上找角的过程。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培养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的能力。

2.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能让学生直观的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学会画角。

3.在用小棒拼角、做角、用纸折角等活动中,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

经历动手做角、画角、认识角、在常用物品上找角的过程。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

教学难点

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体会角的本质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毛线、活动拼接棒

导——创境导课,引出问题

1.引导学生用小棒来拼图形。

2.学生操作:4根小棒能拼成正方形、3根小棒能拼出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

联——新旧联系、找出重点

1.正方形和三角形都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图形,大家通过动手可以发现,用4根小棒能拼成正方形,3根小棒能拼出三角形。

2.那2根小棒摆出来的图形,叫做什么呢?

3.让我来来认识这个新朋友——角。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出课题《角的认识》

探——提出设想,探究证实

小组合作探究:

1.小组4人根据材料分工合作,摆出你心目中的“角”。

2.思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

3.由什么决定了角的大小呢?

【设计意图】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得到充分的思考、体验、交流,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数学抽象等数学素养。

四、展——展示结果,解决问题

1.请学生展示他们拼成的角。并说出认为是角的理由。由此引出——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教师投影展示其他同学的角。

【设计意图】“展”的教学,学生得到充分的表达交流、探究成果得到评价与肯定,感受探究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素养和数学逻辑思维。

五、建——总结认知,建构模型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和张口大小有关系。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3.说一说生活当中的角。

【设计意图】学生在总结建模的过程中,其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数学建模、数学表达的素养得到训练与发展。

六、提——实践应用,评价提升

1.拿一张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边。

2.(游戏)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3.在下面物品的图片上找角,并画出来。

【设计意图】在练习与相互的评价中,往往发生思维的碰撞,学生在思维碰撞的思辨中提升对新学的巩固与认知,训练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角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