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课题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材
河北教育出版社x年级x册
学校
设计者
教材简析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过程。会列乘法算式解答简单实际问题,联系生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过程。
2、会列乘法算式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3、在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中,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过程。
教学难点
会列乘法算式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本铅笔橡皮
教
学
步
骤
(文档所有字体要求:1.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2.其余宋体小四号。)
【新知识(一)教学】
导——创境导课,引出问题
教师提出“求7的5倍的多少”是什么意思?你又是怎样计算的呢?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倍的知识,谁能说一说“求7的5倍是多少”是什么意思?怎样计算?
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然后指名回答。
生:求7的5倍是多少,就是求5个7是多少,用乘法计算:7×5=35
(设计意图)复习已有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联——新旧联系、找出重点
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同学们在做什么?交流图中的事情和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你是怎样解答的呢?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求一个数几倍的实际意义。下面我们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问题。
出示情境图。
师:观察这幅图,说一说同学们在做什么,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1)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要去春游,正在上车,已经上去了一部,车下的有8人
(2)老师说,车上的人数是车下的4倍。
(3)我数了数车下的学生是8人,就是说车上的学生是8的4倍,也就求4个8是多少?
学生说得有道理,就给予肯定。
2、教师提出问题,指名回答,说一说怎样想的,怎样算的?特别强调要写出单位名称。
师:老师提一个问题:求车上有多少名学生?怎样解答呢?
生:求车上有多少名学生,就是求4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8×4=32
学生说教师板书出算式:8×4=32
师:求出32是什么?要写单位名称吗?
3,生:是32名学生,要写上单位名称。
教师完成板书:8×4=32(名)
(设计意图)了解题中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过程。
探——提出设想,探究证实
明确任务,探究活动
1、教师提出:参加春游的学生一共有多少名?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师:计算出了车上有多少名学生,如果老师提出:参加春游的学生一共有多少名?你能解答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可以出现以下方法:
(1)8×4=32(名)
32+8=40(名)
(2)32+8=40(名)
(3)8×5=40(名)
对于第(2)种方法,可以让学生说一说32是怎样算出来的。其中第(3)种方法学生如果没有,教师不作介绍和指导。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解答,重点解决用乘法计算的思考和书写过程
四、展——展示结果,解决问题
(一)展示结果
1、教师提出看书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读书,交流从书中获得的信息和问题。让学生试着算一算。
(二)质疑答疑师:
同学们解决了春游问题,下面来看一个老山羊和小山羊拔白菜的事情。打开书看课本第84页中间的图和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生1:小山羊拔了2棵白菜。老山羊说它拔的是小山羊的8倍。
生2:问题是:老山羊拔了多少棵?
师:求老山羊拔了多少白菜,你能列式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学生看书。
师: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
生:小山羊拔了2棵,老山羊拔的棵数是小山羊拔的棵数的8倍,求老山羊拔了多少棵,就是求2的8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8×2=16(棵)
如果学生把“2的8倍”说成“8个2”,教师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从书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经历交流信息、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建——总结认知,建构模型
(一)小结认知
3、交流列式计算的结果,鼓励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二)建构模型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这节课我学会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这)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计算。即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设计意图)既是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又是检查学生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简单问题的过程。
六、提——实践应用,评价提升
(一)练习提升
1.基础练习
1、练一练第1题,指导学生观察图,了解图中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