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134.52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1.84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4

课题

《认识乘法》

教材

河北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

学校

设计者

教材简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的含义,学习了100以内连加,会用加法、连加求物体的总数的基础上学习的。而乘法的知识是认知上的一大飞跃,乘法意义属于运算概念,低年级学生形成概念一般都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通过加工成表象或抽象出概念,并需要在实践中运用概念达到进一步理解概念。这部分内容要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和切实掌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

2.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导——创境导课,引出问题

1.通过“玩”的谈话引出游乐场,并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在“玩”的谈话中引出课本中的情境图,激起学生对情图中事物的好奇,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2.观察情境图,鼓励学生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给学生充分表达想法的机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发现的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有利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联——新旧联系、找出重点

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游乐园画面,问: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吗?

(设计意图:根据了解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三、探——提出设想,探究证实

(一)引导猜测

(二)验证猜测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有多少人跳绳?

3+3=6(人)

2×3=6(人)

有多少人玩碰碰车?

2+2+2+2=8(人)

2×4=8(人)

有多少人坐小火车?

4+4+4+4+4+4=20(人)

4×5=20(人)

加法算式:4+4+4+4+4=20

5个4相加

乘法算式:4×5=20或5×4=20

?

乘号

读作:4乘5读作:5乘4

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用乘法算式真简便。引出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关系。

四、展——展示结果,解决问题

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读一读。

3+3=62+2+2+2=8

乘法算式:乘法算式:

或:或: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主动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五、建——总结认知,建构模型

加法算式:4+4+4+4+4=20

5个4相加

乘法算式:4×5=20或5×4=20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出加法计算和乘法计算的关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能力。)

六、提——实践应用,评价提升

1.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2.

×=读作:

3.判断下面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1)4+4+4=4×3()

(2)2+2+2+2+2+2=2×6()

(3)7+7+7+5=7×4()

(4)6+6+6+6+6=6×5()

(5)3+3+3+3+6=3×6()

4.谈收获:学习了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5.小结课堂,呈现课堂的整体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提高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使学生自由地探索,进而让学生的思维活动真正地活跃了起来,从而促进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散思维,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让课堂精彩生成,实现深度学习,使得数学课堂更加丰满起来。)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