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认识除法2》“四体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23.97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1.9千字
文档摘要

港北区建设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

PAGE

PAGE1

课题

《认识除法(2)》

教材

河北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

学校

设计者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安排了两个问题,分别是“分桃子”和“分足球”,虽然仍然是除法的初步认识,但是与上节课有所不同,这里的“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求可以分几份。教学中,要按照教材设计的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突破重点和难点,在提出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讨论交流应该怎么分,然后重点介绍除法算式的书写和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经历从手操作的过程后,再根据操作的结果写出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具体事例写出除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按每几个一份,把物品“平均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具体事例写出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

根据要分的物品个数、每份的个数和求出的份数写出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花片

导——创境导课,引出问题

(课件呈现“小马过河”情境图)

师:小河流水哗啦啦,小马过河把船搭,小马一共有几匹?数来数去整十八!岸边只有三条船,平均每船几匹马?

师:刚才的儿歌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18匹小马要过河,只有三条船,每条船上平均几匹马?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并说出结果吗?

生:18÷3=6,每条船上6匹马。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的问题,求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平均分”的另外一种分法,继续探索除法的意义。

(板书:认识除法(2))

(设计意图:通过儿歌和故事情境,复习每份能分几个的“平均分”,然后导入本课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联——新旧联系、找出重点

1.课件出示“分桃子”情境图。

师:小朋友们快看,小猴子正在干什么?

生:小猴子在分桃子呢!

师:观察图画,你知道它是怎么分的吗?

生:小猴子把桃子每盘放2个……

师:小朋友和同桌讨论一下,每盘放2个,就是每个盘子都放同样多的2个,这是不是“平均分”呢?

生:是“平均分”,因为“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拿出桃子的图片)哪位小朋友能到前面来替小猴子分一分?

(学生到台前分桃子,一边分,一边说)

师:根据刚才小朋友分的过程,谁能列出一个除法算式?

生:6÷2=3,可以分3盘。

师:谁能读一读这个算式?

生:六除以二等于三。

探——提出设想,探究证实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含义吗?试着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1:表示6个桃子,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3份。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对,除号前面的6表示要分的物品的个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2表示每份的份数,叫做“除数”,等于号后面的3表示分的份数,叫做“商”。

(板书除法每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根据“平均分”的结果列出除法算式,体会到两种分法的不同。)

四、展——展示结果,解决问题

2.课件出示“分足球”情境图。

师:兔博士又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把这个问题叙述出来?

生:有20个足球,每只筐里装5个,需要几只筐?

师: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用花片摆一摆,然后写出除法算式。

(学生用花片代替足球摆一摆,并讨论列式)

生:20÷5=4,需要四只筐。

师:谁能来读一读这个算式?

生:二十除以五等于四。

师:请小朋友们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个算式表达的意义。

生:表示有20个足球,每份分5个,能分成几份?

师:这个算式的各个部分分别叫做什么?

生1:20叫做被除数……

生2:5叫做除数……

生3:4叫做商……

五、建——总结认知,建构模型

归纳总结得: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都叫做“除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商”。就是:被除数÷除数=商。

六、提——实践应用,评价提升

(一)练习提升

1.基础练习

教材“练一练”

2.综合练习

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2)

6÷2=3

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都叫做“除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商”。就是:被除数÷除数=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