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二课时:认识厘米教案.docx
文件大小:19.6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1.53千字
文档摘要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经历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会画一定长度的线段(整厘米)

2.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利用乘加、乘减可以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3.学生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进一步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乘加、乘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难点:从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引出课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桌子有多长吗?好,请大家动动脑筋自由选择喜欢的工具,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提问:为什么大家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谈话:看来,我们要想准确量出物体的长度,就必须有统一的单位。人们为了量得大家都承认的结果,常用什么工具来量长度?米尺上有一种长度单位叫做厘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板贴:认识厘米)

二、尝试感悟,探索新知

1.认识刻度尺。

谈话:尺子你们有吗?拿出来一起看看。哇,有这么多尺子,别看你们的尺子有这么多的花样,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地方,我随便抽出三把尺子来作比较,(把这三把尺子放在投影仪上)请你们拿自己的尺子和这些放大的尺子比一比,找一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在学生回答尺子上有一条一条的线时,述:这些线在尺子上叫做刻度线,刻度线有的长有的短。

谈话:现在共同点找出来了,关于这些共同点,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谈话:大家提的问题很好,今天我们就先来探讨这些问题。看看尺子上的数字,它们是怎样用来表示刻度的。最小的是几?刻度0,表示起点,接着是刻度几?顺次往下说一说。

2.认识厘米。

讲述:量比较短的物品,常用厘米作单位。

(1)指一指。

?1厘米有多长?你们能在尺子上指出来吗?

提问:你能说说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吗?学生回答,教师用课件演示。

小结:在米尺上每相邻两个较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2)数一数。

让学生自己数,从刻度0到刻度3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

提问:从刻度0到刻度7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

小结:从刻度0到刻度几,它们之间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3)比一比。

谈话:拿起红色的小方块(边长1厘米),猜一猜它们每条边有多长?下面请同学们跟我做: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方块,左手慢慢抽出小方块,这时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小缝大约就是1厘米。

?(4)找一找。

??①做选择题,找一下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A.拿起数学书,问:长、宽、厚,最接近1厘米的是什么?

B.伸出手,问:手指的宽度、手掌的宽度、一拃的长度,你选什么?

谈话:我们要牢牢记住身上的这把厘米尺,在没有尺子的时候它可管用了。

?②现在我们一起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

3.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1)谈话:该怎样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机灵,请它为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录像演示测量的方法。

(2)展示课本第4页的例题。

提问:对比丫丫和亮亮的测量,谁做得对呢?橡皮是多少厘米?

(3)发给学生几张纸条(长度都是整厘米数),让学生一起量纸条的长度,汇报答案。

三、综合训练,巩固拓展

?1.看第4页练一练第1题,量一量你的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2.完成第4页练一练第2题:看图填空。

3.游戏:比一比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

???谈话:请你们估计几样物体的长度,再用尺子量,看谁估算的长度最接近测量数据。

四、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哪些知识和本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