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第八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说课稿)-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学科教学专题培训系列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学科教学专题培训系列——一上第八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主要围绕家庭安全与健康展开,与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家庭安全的认知和体验紧密相关。通过回顾课本中关于家庭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防火、防盗、防电、防溺水等,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学习家庭安全知识,学生能够认识到家庭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对潜在危险的警觉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家庭和谐的法治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重点一:家庭安全常识的掌握。例如,如何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如何预防火灾和触电,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等。
-重点二:自我保护技能的培养。例如,如何进行自我急救,如何在遇到危险时求助,如何识别和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难点一:安全意识的建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是一个难点,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意识。
-难点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例如,如何在火灾发生时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在触电时进行自救,这些操作技能的掌握需要通过实际演练来突破。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研究、项目导向学习等。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实验、游戏等,以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
3.确定教学媒体使用,结合课本内容,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示家庭安全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参与度。同时,利用互动软件或游戏化学习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入,如近期发生的家庭安全事故,提问学生:“如果你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做?”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后,教师总结并提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保障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讲解家庭安全的基本常识,包括防火、防盗、防电、防溺水等。
-通过多媒体展示家庭安全知识图解,如正确使用电器、安全使用燃气、如何处理火灾等。
-进行现场模拟,演示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求救方法。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家庭安全场景,讨论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家庭成员,模拟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和自救。
-实际操作:教师演示使用灭火器、安全锤等工具的正确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庭安全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在讨论和练习中的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的安全隐患,并制定一份家庭安全计划。
-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庭安全计划,分享如何在家中提高安全意识。
-作业反馈:下次课开始时,教师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进行点评。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家庭安全手册:提供详细的家用安全指南,包括电器安全、燃气安全、消防安全等内容。
-安全教育视频:收集国内外优秀的家庭安全教育视频,涵盖火灾逃生、地震自救、溺水预防等主题。
-家庭安全检查清单:制作一份家庭安全检查清单,方便家长和学生在家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安全知识漫画:通过漫画形式展示家庭安全知识,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和理解。
2.拓展建议
-家庭安全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参与安全实践活动,如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的安全隐患,学习使用灭火器等。
-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形式提高学生对家庭安全知识的掌握。
-社区安全体验活动:联系社区组织安全体验活动,如消防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安全知识的应用。
-家庭安全教育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家庭安全教育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安全知识。
-安全知识小报:引导学生制作安全知识小报,展示家庭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主题绘画:鼓励学生以家庭安全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对家庭安全的关注和思考。
-安全教育游戏:开发或利用现有的安全教育游戏,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学生在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