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综合素养提升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分类与解题技巧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10题)
1.下列句中,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仁”者,爱人也。(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已。’”(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1)《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2)孔子是《论语》的作者。(3)《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和弟子们的言行。(4)《论语》共有20篇。
5.下列句子中,与《论语》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1)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2)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1)《论语》是一部哲学著作。(2)孔子是《论语》的主要人物。(3)《论语》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风貌。(4)《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唯一著作。
7.下列关于《论语》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仁”的思想。(2)孔子在《论语》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3)孔子在《论语》中阐述了教育的理念。(4)孔子在《论语》中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8.下列句子中,与《论语》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1)《论语》是一部伦理学著作。(2)孔子是《论语》的编纂者。(3)《论语》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风貌。(4)《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唯一著作。
10.下列句子中,与《论语》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1)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2)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诗歌鉴赏(10题)
1.下列诗歌中,描写春天景象的一句是: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的一项是: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下列诗句中,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的一项是: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一项是: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9.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珍惜之情的一项是: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0.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3)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