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8 Unit 2 I took some pictures说课稿 外研版(三起).docx
文件大小:17.53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3.54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Module8Unit2Itooksomepictures说课稿外研版(三起)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Module8Unit2Itooksomepictures说课稿外研版(三起)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Module8Unit2,该单元围绕“旅行中的拍照经历”展开,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自己的旅行经历,学习表示过去时态的动词变化规则,并能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对话。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英语描述自己的旅行经历,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自信;同时,通过学习过去时态的用法,增强对英语语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此外,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他们对英语学习充满好奇心,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从知识层面来看,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字母和简单的词汇,但对于语法结构的理解还较为薄弱。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听说能力相对较强,但写作和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形成,但仍需加强。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需要掌握过去时态的动词变化规则。在行为习惯上,学生普遍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害羞或不自信而不愿意主动发言。这些特点对课程学习有以下影响:

1.教师需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针对学生语法理解上的困难,采用直观、易懂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5.鼓励学生多进行口语练习,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同时通过写作练习巩固语法知识。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物教具(如相机模型)、电子白板。

2.课程平台:外研版英语课程教材配套资源平台。

3.信息化资源:网络图片资源、英语听力材料、在线词典。

4.教学手段:PPT课件、教学卡片、情景模拟道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旅行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照片是在哪里拍摄的?当时发生了什么?

2.提问:“如果你去旅行,你会拍些什么照片?”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小结:旅行中的拍照是一种记录美好回忆的方式,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用英语描述自己的旅行经历。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过去时态的介绍:通过PPT展示过去时态的构成规则,如动词的变化形式。

2.举例讲解:用简单的句子展示过去时态的用法,如“Itookapictureyesterday.”(我昨天拍了一张照片。)

3.角色扮演: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旅行场景,使用过去时态进行对话。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课堂练习: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关于过去时态的填空题和选择题。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过去的旅行经历,并用英语描述。

3.互相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针对练习中的难点,进行个别指导,确保学生理解。

2.提问:“你们觉得在旅行中拍照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如果你们去旅行,你们会去哪里?为什么?”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用过去时态描述自己的旅行计划。

3.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提高旅行中的拍照技巧?”

2.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如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光线等。

3.教师总结,强调摄影技巧在旅行中的重要性。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过去时态的用法。

2.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英语写一篇关于自己一次旅行的短文,要求使用过去时态。

教学双边互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适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实物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

-引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