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723纸船和风筝说课稿新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723纸船和风筝说课稿新人教版。本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课,通过讲述小男孩和小女孩用纸船和风筝传递友谊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珍贵,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通过阅读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理解故事情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小男孩和小女孩如何用纸船和风筝传递友谊,使学生理解友谊的传递和坚守的重要性。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共鸣。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语言表达: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并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表达是一个难点。例如,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纸船和风筝的制作过程,以及如何用恰当的词汇表达情感。
-创造力培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的纸船和风筝,并在小组内分享,这对二年级学生的创造力是一个挑战。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如提供设计模板和创意提示。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粉笔、黑板擦
-课程平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配套电子资源
-信息化资源:网络图片库(用于展示纸船和风筝的图片)、音频故事(课文朗读)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纸船、风筝模型或制作材料)、学生自制作品展示区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纸船和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纸船和风筝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3.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自己制作或见过的纸船和风筝的经历。
4.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纸船和风筝的故事,看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阅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纸船和风筝》,注意节奏和停顿。
2.分析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如小男孩和小女孩、纸船、风筝等。
3.情感体验:讨论故事中小男孩和小女孩是如何通过纸船和风筝传递友谊的,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珍贵。
4.语言表达:讲解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如“纸船载着梦想,风筝传递着友谊”,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句子的表达方式。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如诚信、友情、尊重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练习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回答问题: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制作纸船和风筝: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纸和线制作纸船和风筝,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故事中小男孩和小女孩为什么想通过纸船和风筝传递友谊?
2.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传递方式,如互相帮助、分享快乐等。
3.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友谊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传递友谊。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友谊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2.学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美好回忆,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3.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珍惜友谊。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诚信教育:讨论故事中小男孩和小女孩的诚信行为,引导学生学会诚实守信。
2.友情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维护友谊,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2.作业布置: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的友谊故事,并尝试用纸船和风筝传递友谊。
总用时:45分钟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故事拓展:《纸船和风筝》的作者或其他类似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如《风筝奇遇记》、《彩虹桥上的信》等。
-图片资源:收集不同种类的纸船和风筝的图片,包括传统和现代的设计,以及制作过程的照片。
-视频资源:制作或查找与纸船和风筝相关的科普视频,展示纸船和风筝的历史、制作方法及其在文化中的地位。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鼓励学生阅读《纸船和风筝》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寻找类似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来拓宽视野。
-制作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纸船和风筝的制作活动,通过实践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文化探索:引导学生调查纸船和风筝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风筝在古代中国的寓意、纸船在节日中的角色等。
-表达与分享:学生可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