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 九 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信息窗1 用分类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练习)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docx
文件大小:17.1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3.76千字
文档摘要

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九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信息窗1用分类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练习)说课稿青岛版六三制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九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信息窗1用分类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练习)”。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在前期学习中掌握的分类方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据分析观念、逻辑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运用分类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培养对数据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通过逻辑推理,理解分类的原理和步骤,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类方法在收集和整理数据中的应用。

-能独立对实际情境中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统计表。

举例:教师通过实际体育活动场景,引导学生收集同学们跳绳次数的数据,并指导学生将数据按照性别或年级进行分类,形成统计表。

2.教学难点:

-正确识别数据中需要分类的维度。

-在分类过程中保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举例:在练习环节,学生可能会遇到难以确定分类标准的问题,如在进行“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的数据分类时,学生可能不确定是按年级还是按性别分类。此外,学生在整理数据时可能会遗漏某些数据或重复计数,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数据的准确性。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特别是九单元“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部分。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体育活动图片,图表,用于展示分类整理数据的示例。

3.教学工具:准备计数器、标签纸等,以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分类和标记数据。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让学生能够合作完成数据收集和整理的任务。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体育小明星”为主题,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什么体育活动?你们知道如何记录和展示这些活动的成绩吗?”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分类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让我们的体育活动记录更加清晰。”

二、新课讲授

1.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图片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图片展示了同学们参加不同体育活动的场景。我们可以通过记录这些活动中的数据,来了解同学们的表现。”

3.教师讲解分类方法在收集和整理数据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以“跳绳比赛”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收集和整理跳绳次数的数据。

-教师示范如何将数据按照性别或年级进行分类,形成统计表。

4.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三、课堂实践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跳绳等。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收集数据的维度,如参与人数、得分、用时等。

3.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收集并整理数据,形成统计表。

四、展示与评价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统计表,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是如何进行分类整理的?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教师总结:“通过分类整理数据,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活动的具体情况,为后续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

五、拓展延伸

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教师总结:“除了分类整理,我们还可以使用图表、图形等方式来展示数据,使信息更加直观。”

六、课堂小结

1.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掌握了哪些方法?”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分类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更好地处理信息。”

七、课后作业

1.教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活动,收集并整理相关数据,形成统计表。

2.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知识点梳理

1.数据的分类与整理

-分类方法的定义: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以便于分析和比较。

-分类标准的确定:根据数据的性质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分类步骤:收集数据、确定分类标准、分组、整理数据。

2.统计表的制作

-统计表的作用:展示数据,便于分析和比较。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