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数的顺续-百数表》(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数的顺续-百数表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通过学习数的顺续和百数表,学生能够发展对数序的认识,提高数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数的顺序,同时培养观察、比较、分类等基本数学技能,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
一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数基础,能够从1数到100,但对数的顺序和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十进制计数法,但还未形成完整的百数表概念。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一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数字游戏和动手操作活动特别感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各异,有的学生擅长观察和模仿,有的则更依赖于听觉和动手操作。在课堂上,他们需要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效果。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数的顺续和百数表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理解数序的规律性,特别是从个位数到十位数再到百位数的进位和借位;二是记忆和识别百数表中的数字,特别是在快速数数和找数时容易出错;三是将百数表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相结合,例如在购物、测量等情境中应用百数表。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四、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包含百数表图片、动画演示数序规律
-数字卡片:用于学生操作和练习数的顺续
-教学挂图:展示百数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序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用于展示课件和视频资源
-操作材料:计数棒、计数器等,用于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用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教学平台:班级互动平台,用于在线练习和反馈
-信息化资源:数学教育软件、在线数学游戏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系列有趣的数字游戏,如“数数比赛”或“数字猜谜”,激发学生对数的顺续的兴趣。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数知识,如从1数到10,从10数到20,以此引出百数表的概念。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向学生介绍百数表的结构,包括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的排列规律,强调十进制计数法。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百数表中的数字,如25、56、78等,解释个位和十位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从个位数进位到十位数。
-互动探究:分组让学生讨论如何从个位数数到百位数,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百数表中的数字。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分发数字卡片,让学生按照百数表的顺序排列卡片,同时口头数数。
-教师指导: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练习活动: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包括填空、连线、匹配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数的顺续知识。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百数表在数数中的重要性。
-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百数表的理解程度。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在百数表中找到并圈出所有10的倍数。
-用百数表中的数字编一个故事。
-与家长一起用百数表进行购物练习,如计算找零。
6.拓展活动(约10分钟)
-提供额外的资源,如数学教育网站或应用程序,供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
-安排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设计一个百数表游戏或活动,以加深对数的顺续的理解。
7.反馈与评价(约5分钟)
-收集学生的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
-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数的顺续和百数表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百数表应用:介绍百数表在日常生活、数学游戏和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如购物找零、计算面积、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等。
-数的分解与组合: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将数字分解成个位和十位的练习,以及如何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组合成新的数字的例子。
-数的顺序规律:探索数的顺序规律,如连续的奇数、偶数、质数和合数,以及它们在百数表中的分布。
-数的几何表示:使用几何图形来表示数,例如,用点阵来表示数字,或者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奇数和偶数。
-数的读写转换:练习将数字从文字形式转换为数字,以及从数字形式转换为文字形式。
2.拓展建议:
-家庭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在家中与孩子一起玩数数游戏,使用百数表进行购物练习,或者一起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数学故事:通过阅读数学故事书,让学生在故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