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灭绝的生物》说课稿2024-2025学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3.《灭绝的生物》说课稿2024-2025学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灭绝的生物》章节,包括灭绝生物的种类、灭绝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等内容。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在之前学习过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知识相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分析、推理和表达等技能。通过学习灭绝生物的种类和原因,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培养其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态度,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灭绝生物的种类,包括已知的灭绝物种和可能灭绝的物种。
②掌握导致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如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过度捕猎等。
③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能够提出保护措施。
2.教学难点,
①理解生物灭绝的复杂性和多因素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对生态平衡的深刻认识。
②分析灭绝生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③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从情感和理性层面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交互式白板、录音笔、数码相机。
-课程平台:学校科学课程教学平台、网络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灭绝生物图片、视频资料、在线科普文章、互动式学习软件。
-教学手段:实物标本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一系列灭绝生物的图片或视频,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生物为什么会消失吗?”引发学生对生物灭绝现象的好奇心。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知识,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灭绝生物的种类、灭绝原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案例,如泰坦尼克象、袋狼、白犀牛等,帮助学生理解灭绝生物的种类和原因。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灭绝生物,并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3.新课呈现(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不同灭绝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灭绝原因。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观看视频时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
4.新课呈现(约15分钟)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灭绝生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总结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新课呈现(约10分钟)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科学家、环保志愿者等,模拟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师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保护措施。
6.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海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指导: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海报制作。
7.巩固练习(约10分钟)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如某地生态保护项目,让学生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际应用。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8.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保,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
9.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新闻或案例,并撰写一篇短文。
-告知学生下次课将进行作业展示和讨论。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灭绝生物的详细资料:介绍不同灭绝生物的学名、生存环境、灭绝时间等信息,如恐龙、猛犸象、PassengerPigeon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介绍国内外知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
-生态系统服务:讲解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如水源净化、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持等。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介绍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威胁,如物种分布变化、栖息地丧失等。
-生物入侵问题:分析生物入侵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如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生态失衡。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如《生物多样性保护》、《灭绝的代价》等,深入了解灭绝生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建议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清洁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