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大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种大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教材《种大豆》。主要内容包括大豆的生长过程、种植方法以及大豆的食用价值。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三年级学生已有的生物知识和农业常识相联系。学生已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大豆的种植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通过观察大豆生长过程,激发对农业科学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种植大豆的基本方法。
3.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对比实验,理解大豆生长的必要条件。
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任务,促进团队协作。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大豆生长过程的观察与记录: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大豆从播种到成熟的变化,并学会记录生长过程。
解决方法:通过设置观察日记,让学生每天记录大豆的生长情况,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
难点:
1.大豆种植技术掌握:难点在于学生需要掌握适宜的种植方法,包括土壤准备、播种密度等。
解决方法:教师示范种植过程,并分步骤讲解,同时安排学生分组实践,通过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2.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难点在于学生需要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解决方法:提供分析框架,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进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种植工具(种子、土壤、花盆、铲子、浇水壶)、记录表。
2.课程平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系统。
3.信息化资源:大豆生长过程图片、视频资料、种植技巧在线教程。
4.教学手段:观察记录表、小组讨论记录板、种植实践操作指导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豆是什么吗?它有哪些用途呢?”
2.学生分享对大豆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种大豆》这一课,了解大豆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
二、新课教授
1.教师讲解大豆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PPT展示的大豆生长图片,让学生了解大豆从播种到成熟的过程。
2.教师示范种植大豆的方法,包括土壤准备、播种密度、浇水等,并强调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掌握种植方法。
三、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些因素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从土壤、水分、阳光等方面分析影响因素。
3.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强调大豆生长的必要条件。
四、观察与记录
1.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种植的大豆,记录其生长过程。
2.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大豆的生长情况,教师定期检查记录表,了解学生观察情况。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记录表中的数据,发现生长过程中的规律。
五、总结与反思
1.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课程,你们对大豆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有哪些新的认识?”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总结重点内容,强调大豆生长的必要条件。
3.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种植实践,总结经验教训。
六、拓展延伸
1.教师提问:“同学们,除了大豆,你们还知道哪些农作物?”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农作物,教师介绍这些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
3.教师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农作物,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七、作业布置
1.教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任务:
a.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种植一种农作物,观察其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b.查阅资料,了解至少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技巧,与同学分享。”
2.学生领取作业,教师强调作业要求,确保学生能够完成。
八、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豆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
2.学生回顾课堂学习,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农作物生长,培养实践能力。
九、课后延伸
1.教师提醒学生关注课后种植实践,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2.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更多农作物资料,丰富知识储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大豆的历史与文化:介绍大豆在中国的种植历史,以及大豆在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大豆的营养价值:探讨大豆中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含量和作用。
-大豆的种植技术:研究大豆的种植技术,包括选种、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