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拓展)四、作文素材积累与应用试题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小河
河,是生命之源,是文明的摇篮。小河,是河的缩影,是生命的缩影,是文明的缩影。
小河从高山脚下流过,它欢快地唱着歌,跳着舞,一路向前。它经过森林,给树木带来了生命的活力;它经过田野,给庄稼带来了丰收的希望;它经过村庄,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甘甜。
小河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小河的两岸,绿树成荫,花香鸟语,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无节制地开发资源,污染小河。工厂排放的废水、人们丢弃的垃圾,都让小河变得浑浊不堪。鱼儿不再欢快地游来游去,树木不再郁郁葱葱,村庄不再宁静美好。
人们开始反思,开始行动。他们关停污染企业,清理河道垃圾,修复生态环境。小河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美丽,鱼儿又回到了水中,树木又郁郁葱葱,村庄又宁静美好。
小河的故事告诉我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河是生命的缩影,是文明的缩影。
B.小河从高山脚下流过,给森林、田野、村庄带来了生机。
C.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无节制地开发资源,污染小河。
D.小河的故事告诉我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河的特点。
B.文章通过对比,突出了小河由美丽到污染,再到恢复的过程。
C.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D.文章的结尾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1.《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5.《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0.《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三、综合性学习
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近日,我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校美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材料二:某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如举办书法比赛、绘画比赛、音乐欣赏会等。
材料三:某同学认为,美育不重要,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文化课上。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校美育工作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列举某学校开展的美育活动。
3.针对材料三中某同学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四、课外古诗词背诵
要求:请根据提示,默写下列古诗词。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______。
疑是地上霜,______。
举头望明月,______。
2.《春晓》
春眠不觉晓,______。
处处闻啼鸟,______。
夜来风雨声,______。
3.《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______。
黄河入海流,______。
欲穷千里目,______。
4.《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
遥看瀑布挂前川,______。
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
疑是银河落九天。
5.《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
千里江陵一日还,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
轻舟已过万重山。
6.《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
一行白鹭上青天,______。
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
门泊东吴万里船。
五、文言文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曰:“汝何争?”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