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40道诗词测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13.6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3.77千字
文档摘要

40道诗词测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落花时节又逢君,花落人亡两不知。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是: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是: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是: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孟浩然的《春晓》。

10.“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出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

12.“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出自汉乐府的《长歌行》。

1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出自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1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6.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描写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诗。()

17.杜甫的《望岳》是一首描写诗人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的诗。()

18.王维的《使至塞上》是一首描写诗人出使边疆,赞美边塞风光的诗。()

19.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是一首描写诗人乘船游览长江,欣赏美景的诗。()

20.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描写诗人送别好友的诗。()

2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是一首描写诗人夜晚听到笛声,感慨万千的诗。()

22.王维的《春晓》是一首描写春天早晨景色的诗。()

23.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一首描写诗人夜晚思念弟弟的诗。()

24.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描写诗人夜晚思念妻子的诗。()

25.孟浩然的《春晓》是一首描写诗人夜晚欣赏美景的诗。()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26.简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的意思。

27.简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的含义及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8.简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背景和情感。

29.简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的意境。

30.简述“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这句诗描绘的景象。

五、论述题(每题8分,共24分)

31.分析李白的《静夜思》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32.结合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论述诗人表达的爱国情怀。

33.讨论王维的《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句诗的意境及其表达的诗人的禅意。

六、古诗文翻译题(每题8分,共24分)

34.翻译下列古诗文:

(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5.翻译下列古诗文: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D.解析:此句出自杜甫的《望岳》,表达了诗人立志攀登人生高峰的豪情壮志。

2.C.解析:此句出自苏轼的《赤壁赋》,形容了赤壁之战的壮阔场面。

3.C.解析:此句出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4.C.解析:此句出自李白的《将进酒》,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色。

5.B.解析:此句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填空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6.李白《静夜思》

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