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李老师的教育理念体现了()
A.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B.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C.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答案:C。题干中明确提到李老师认为每个学生有独特之处,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所以选C。A选项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在题干未体现;B选项面向全体学生强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题干未涉及;D选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点题干也未体现。
2.某中学规定,教师因休产假不能工作的,其工资由学校扣除用作其他代课教师的代课费用。该学校的做法()
A.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的权利
B.不合法,代课教师的工资应由学校自筹经费予以保障
C.合法,学校享有对教师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
D.合法,学校享有按照章程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
答案:A。教师有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的权利,休产假是教师应有的合法权益,学校扣除工资用作代课费用的做法侵犯了教师这一权利,所以该做法不合法,选A。B选项虽然说代课教师工资问题,但重点在于学校侵犯了休产假教师权益;C和D选项认为合法是错误的。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可以解聘教师的法定事由的是()
A.体罚学生,屡教不改的
B.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C.连续两年教学业绩排在末位的
D.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造成损失的
答案: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所以A、B、D选项属于解聘法定事由,C选项教学业绩排在末位不属于法定解聘事由。
4.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创作的是()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子夜》
D.《祝福》
答案:C。《子夜》是茅盾的作品。《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祝福》也是鲁迅的经典作品。所以选C。
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B.汉武帝时编制的《太初历》标志着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C.隋唐时期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
D.元朝郭守敬主持编定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答案:D。A选项《甘石星经》是战国时期的天文学专著;B选项唐朝僧一行编制的《大衍历》标志着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C选项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D选项表述正确,选D。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1.材料:
张老师在初中任教已近30年,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他始终保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在课堂上,他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他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答案:张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值得我们学习。
(1)终身学习。张老师始终保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体现了他遵循“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教书育人。张老师在课堂上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进步,这符合“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关爱学生。虽然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关爱学生的具体行为,但他深受学生喜爱,从侧面反映出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关爱学生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2.材料:
某中学学生张某在课堂上玩手机,被班主任发现后,班主任当场没收了手机,并要求张某放学后到办公室接受处理。张某放学后到办公室,班主任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他写一份检讨书。张某觉得班主任小题大做,不理解自己,于是与班主任发生了争执。
问题:请运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分析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