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歌与散文欣赏题库测试.docx
文件大小:40.46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4.37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歌与散文欣赏题库测试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现代诗歌鉴赏

要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轻轻的”为基调,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依依不舍。

B.诗歌中的“夕阳中的新娘”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康桥的美丽。

C.诗歌中的“康河的柔波”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诗歌以“悄悄的”结束,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情厚谊。

2.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金柳”、“青荇”、“彩虹”等,使诗歌富有画面感。

B.诗歌中的“轻轻的”、“悄悄的”等词语,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情。

C.诗歌中的“波光里的艳影”运用了倒影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D.诗歌以“不带走一片云彩”结束,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眷恋。

二、古代诗歌鉴赏

要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

B.诗歌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运用了夸张手法,突出了景色的宏大。

C.诗歌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寓意着人生要不断进取。

D.诗歌以“更上一层楼”结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日”、“黄河”、“鹳雀楼”等,使诗歌富有画面感。

B.诗歌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运用了夸张手法,突出了景色的宏大。

C.诗歌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寓意着人生要不断进取。

D.诗歌以“更上一层楼”结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散文阅读

要求:阅读下面散文,回答问题。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四回了,于是他决定自己送我,穿了一件毛线衫,戴着一家老小的大帽子。

我去料理行李,父亲在屋后和茶房谈话。我回来时,看见父亲在门口,戴着大帽子,站在那里。我出去,他必出来,我回来,他必出去。我轻声问父亲:“去吗?”父亲答:“去。”我那时心里想,父亲送我出门,似乎应该爬上那座月台去的。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我本来要去的,他不叫,我只得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包裹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包裹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包裹,紧紧地贴在胸前,像是要把他的爱和温暖都装进去。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包裹放在我的座位下面,自己却坐在车上,我劝他坐在我的座位上,他一定不肯。我只好让他。他和我都坐在车上,他说:“到了北京,你看见我,还是这样的。”我说:“不错,像你这样子,还像是个商人呢。”父亲微微地点了点头,表示赞许,便不再说,车开了。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