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9枣儿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4.9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2.4千字
文档摘要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19枣儿说课稿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枣儿》一文,这是一篇描写枣儿种植和枣儿文化的散文。教学内容包括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品味语言表达、感悟枣儿文化。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已有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教材章节为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涉及散文阅读和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文化意识。通过学习《枣儿》,学生能够提高对散文的鉴赏能力,感受作者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文章主旨,把握作者对枣儿文化的情感表达,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②学习散文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象征等,分析其在文中的运用,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③通过对枣儿文化的解读,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教学难点,

①深入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把握作者对枣儿文化的独特感悟。

②理解并运用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象征等,分析其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③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思考,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课文内容,教师进行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情感。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枣儿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与枣儿文化相关的历史、文学作品,分析其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枣儿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地呈现枣儿文化的魅力。

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搜索与枣儿相关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趣味性。

3.互动软件:使用教学互动软件,设计问答环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发布预习任务,设计预习问题,监控预习进度。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思考预习问题,提交预习成果。

具体分析:课前预习环节,教师通过在线平台发布《枣儿》的相关资料,如枣儿的图片、种植视频和背景介绍,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枣儿文化。设计的问题如“枣儿在你的家乡有何特殊意义?”等,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监控预习进度,教师确保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认识,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导入新课,讲解知识点,组织课堂活动,解答疑问。

学生活动:听讲并思考,参与课堂活动,提问与讨论。

具体分析:课堂开始时,教师通过讲述关于枣儿的民间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解知识点时,教师强调散文中的象征手法,如枣儿象征家乡的亲情和美好回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探讨枣儿在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如《红楼梦》中枣儿与林黛玉的命运关联。教师解答学生疑问,如“为什么作者要用‘红枣’而非‘枣子’?”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布置作业,提供拓展资源,反馈作业情况。

学生活动:完成作业,拓展学习,反思总结。

具体分析:课后作业包括撰写一篇关于枣儿文化的短文,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理解。教师提供与枣儿相关的书籍和网站,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通过批改作业,教师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学生的反思总结部分,鼓励他们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枣儿的历史文化:介绍枣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诗经》中就有关于枣的记载,了解枣在古代的食用、药用价值以及象征意义。

-枣儿的种植与加工:探讨枣儿的种植技术、品种分类、加工方法,如干枣、蜜枣的制作过程,以及枣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枣儿文学作品的欣赏:收集与枣儿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散文、小说等,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枣儿这一元素表达情感和思想。

-枣儿与民俗文化:研究枣儿在民间传说、节日习俗中的角色,如枣儿在春节中的象征意义,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

-枣儿与地域文化:探讨不同地区枣儿文化的差异,如山东的枣庄、陕西的临潼等地枣儿文化的特色。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推荐学生阅读与枣儿相关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关于枣儿的描写,以及现代作家对枣儿文化的创作。

-视频观看:鼓励学生观看关于枣儿种植、加工和民俗文化的纪录片,直观了解枣儿文化的丰富性。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参与关于枣儿文化的讨论,如“枣儿在你的家乡有哪些文化意义?”等话题,促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枣园,实地了解枣儿的生长环境和种植过程。

-创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