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学校校本研修考核评价方案.docx
文件大小:39.71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3.99千字
文档摘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校本研修活动为载体,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全面有效的校本研修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考核评价要体现校本研修的目标和要求,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发展、关注教学实践、关注自身专业成长,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

2.科学性原则:考核评价指标要科学合理,评价方法要客观公正,评价过程要严谨规范,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可靠。

3.全面性原则:考核评价要涵盖校本研修的各个方面,包括研修计划制定、研修活动参与、研修成果展示等,全面评价教师的研修表现。

4.激励性原则:考核评价要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发展性原则:考核评价要注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关注教师的发展过程,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三、考核评价对象

本校全体在职教师

四、考核评价内容及标准

校本研修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研修计划、研修活动、研修成果三个方面,具体评价标准如下:

研修计划(20分)

1.研修目标明确(5分)

-能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个人专业发展需求,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年度研修目标。(3-5分)

-研修目标基本明确,但不够具体或可操作性一般。(1-2分)

-研修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0分)

2.研修内容合理(5分)

-研修内容涵盖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班级管理等方面,且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3-5分)

-研修内容较全面,但与教学实际结合不够紧密。(1-2分)

-研修内容单一,与教学实际脱节。(0分)

3.研修方式恰当(5分)

-能根据研修内容和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研修方式,如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课题研究等。(3-5分)

-研修方式选择基本合理,但灵活性不足。(1-2分)

-研修方式选择不当,不能满足研修需求。(0分)

4.研修时间安排(5分)

-能合理安排研修时间,确保每周有一定的时间用于自主学习、参加研修活动等,年度研修时间不少于规定学时。(3-5分)

-研修时间安排基本合理,但存在个别冲突。(1-2分)

-研修时间安排混乱,无法保证研修活动的正常开展。(0分)

研修活动(60分)

1.自主学习(15分)

-积极主动开展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育教学相关书籍、期刊,撰写读书笔记或学习心得,每学期不少于[X]篇。(10-15分)

-能开展自主学习,但读书笔记或学习心得数量不足或质量一般。(5-9分)

-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少阅读相关书籍、期刊,未撰写读书笔记或学习心得。(0-4分)

2.同伴互助(15分)

-积极参与同伴互助活动,与同事相互听课、评课,每学期不少于[X]节,能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提出改进建议。(10-15分)

-能参与同伴互助活动,但听课、评课数量不足或质量有待提高。(5-9分)

-很少参与同伴互助活动,与同事交流合作较少。(0-4分)

3.专家引领(10分)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专家讲座、培训等活动,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做好记录,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8-10分)

-能参加专家引领活动,但记录不够认真,应用效果不明显。(4-7分)

-很少参加专家引领活动,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无法应用于教学。(0-3分)

4.课题研究(10分)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承担校级以上课题研究任务,按时完成课题研究计划,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8-10分)

-能参与课题研究,但研究进展较慢,成果不显著。(4-7分)

-很少参与课题研究,或虽参与但未按计划完成任务。(0-3分)

5.校本教研活动(10分)

-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积极发言,主动承担教研任务,为解决教学问题出谋划策。(8-10分)

-能参加校本教研活动,但参与度不高,发言较少。(4-7分)

-很少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对教研活动不关心。(0-3分)

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