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非洲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6.2非洲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
教材分析
6.2非洲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
本节课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教材中“非洲”这一章节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国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非洲的基本概况,了解非洲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对非洲问题的关注。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升空间思维和区域认知水平。通过学习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增强学生对全球地理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非洲的经济发展现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五大洲划分、基本的自然地理要素等。他们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非洲这一具体区域的知识相对匮乏。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非洲大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有一定兴趣。他们在学习地理时,通常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和归纳等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学生可能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而另一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直观的辅助材料来帮助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非洲地理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非洲地理位置的理解,特别是与周边大洲的相对位置;二是非洲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多样性的掌握,可能因信息量较大而感到记忆困难;三是地理学科抽象的概念,如气候类型、地形地貌等,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地图来辅助理解。因此,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辅助,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挑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湘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教材,以便查阅非洲章节的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非洲地图、气候类型分布图、动植物图片等,以及与非洲历史、文化相关的视频资料。
3.实验器材: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准备地图挂图,确保投影仪和多媒体设备正常工作。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非洲大陆的壮丽风光图片,提出问题:“非洲,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大陆,你们想了解它吗?”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五大洲划分、基本的自然地理要素等。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自然资源等。
-举例说明:通过非洲各国的具体实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南非的好望角等,帮助学生理解非洲的地理特征。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非洲的经济发展现状,引导学生分析非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动手绘制非洲地图,标注主要国家、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
-教师指导: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纠正绘图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现状。
-鼓励学生关注非洲问题,提高全球视野。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课后阅读: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非洲的章节,加深对非洲的了解。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详细内容如下:
(一)导入
1.激发兴趣
-展示非洲大陆的壮丽风光图片,如撒哈拉沙漠、尼罗河、维多利亚瀑布等。
-提出问题:“非洲,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大陆,你们想了解它吗?”
-引导学生思考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
2.回顾旧知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五大洲划分、基本的自然地理要素等。
-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新课呈现
1.讲解新知
-详细讲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自然资源等。
-通过地图、图片等形式,展示非洲的地理特征。
2.举例说明
-通过非洲各国的具体实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南非的好望角等,帮助学生理解非洲的地理特征。
-分析各国在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
3.互动探究
-分组讨论非洲的经济发展现状,引导学生分析非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分享对非洲发展的看法。
(三)巩固练习
1.学生活动
-让学生动手绘制非洲地图,标注主要国家、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
-通过绘图,加深学生对非洲地理特征的理解。
2.教师指导
-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纠正绘图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