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第4课《争创第一——“启动电机”模块和“延时等待”模块》-说课稿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争创第一——“启动电机”模块和“延时等待”模块》
2.教学年级和班级: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2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增强学生的计算思维,学会运用“启动电机”和“延时等待”模块解决实际问题。
3.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在遇到编程难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和调试。
4.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改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启动电机”模块和“延时等待”模块的功能和作用,能够正确地将其应用于程序设计中。
②掌握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根据程序需求合理地组合使用这两个模块。
③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编写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程序代码。
2.教学难点,
①理解模块间的协同工作原理,特别是在处理复杂逻辑关系时,如何保证程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②在编程过程中,能够识别并解决因模块组合不当导致的程序错误,如逻辑错误、语法错误等。
③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高效、简洁的程序解决方案。
④在小组合作中,能够有效沟通,共同解决编程难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具备《争创第一——“启动电机”模块和“延时等待”模块》相关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示例程序、代码片段以及解释性图表,辅助学生理解模块功能。
3.实验器材:准备电脑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编程实践。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布置实验操作台,便于学生进行动手实践。
五、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启动电机”和“延时等待”模块的PPT,明确预习目标,要求学生理解模块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模块的编程应用,设计问题如“如何使用延时等待模块实现电机启动的延迟效果?”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班级微信群收集学生的预习反馈,确保学生了解预习要求。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PPT,理解模块的基本操作。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根据预习问题,思考如何将模块应用于实际编程中。
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预习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反馈。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模块功能,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以实际生活中的电机控制案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模块的编程方法,如如何编写代码启动电机,以及如何设置延时等待。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编程任务,要求学生合作完成电机控制程序。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模块的应用。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分组合作,编写并调试程序。
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讲解模块的基本使用方法。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编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模块功能,掌握编程技能。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机控制程序,并尝试优化。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的编程网站和书籍,供学生课后学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完成电机控制程序的设计。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拓展资源,学习更高级的编程技巧。
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学生通过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通过拓展学习,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
六、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电机控制基础》:介绍电机的基本原理、类型及其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适合对电机控制有兴趣的学生深入学习。
《嵌入式系统编程》:探讨嵌入式系统中的编程方法,特别是针对电机控制的应用,对于希望进一步了解嵌入式编程的学生有指导意义。
《机器人编程入门》:介绍机器人编程的基础知识,包括电机控制、传感器应用等,适合对机器人编程感兴趣的学生。
《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是嵌入式编程中常用的语言,学习C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现电机控制程序。
《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Python是一种易学易用的编程语言,适合初学者,同时其强大的库支持可以用于电机控制程序的开发。
《电子电路基础》:电机控制涉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