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广东教育+广东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新路径.pdf
文件大小:423.21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6.08千字
文档摘要

广东教育+广东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

新路径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事件解读】

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近日,广东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新路径,高校创新

工作理念,采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方式,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抢占网

络育人新阵地,多途径发挥育人功能。

在线下,广东将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更好地“入脑入心”。中山大学

的马列主义著作经典诵读和读书分享活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把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

业实践,在大学生勤工俭学组织中建立党支部,开展思想教育,组织学习;侨校暨南大学通

过“本科新生训练营”和“学生学长计划”,利用“朋辈群体”影响力,让占学校一半数量

的港澳台侨学生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在线上,31所广东高校入驻“粤易班”,这个高校思政教育、学校管理服务一体化服务

互联网平台,也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网上校园。比如,华南师大的“青网计划”工作坊,与

全校80多个公号形成强大的“微矩阵”,覆盖3.5万名在校学生,是华南师大“互联网+思

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他围绕思政课、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实践要求,探索“互联网+”

思政教育模式,主动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达到“育人细无声”的效果。

服务学生成长需求,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多所高校实现校园生活服务全

口径集成,打造在线心理咨询、就业实习指导、奖助勤贷办理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智能服务,

广东海洋大学的网上党建平台、广东财经大学的易班优课网路图文课程、佛山科技学院的易

换空间、华南农业大学的活动场所借阅系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心理咨询预约系统等将学

生的学习生活相关事务都嵌入易班客户端,实现学生日常管理信息化改革。

【评论声音】

【人民日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运用新媒体做好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一个重要的现实性课题。在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一个机构,整合所有新媒体资源;发动大学生朋辈、教职员工这两支

队伍,主动融入大学生的新媒体“圈子”;注重内容为王、平等互动和媒体融合的原则,提

高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粉笔说”——互联网+思政教育符合时代要求,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除了发动师生

1

这种原始资源,还需要从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出发,用更贴近他们的方式和内容才能提高

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广州日报】

当前新媒体加速崛起的新态势,高校新型宣传思想平台建设也在快速推进。广东省内全

部高校均开通学校官网,内容丰富、设计新颖、赏心悦目的优秀校园新闻网站、主题网站,

成为了高校师生获取资讯、学习理论、交流思想的有效平台。

“粉笔说”——互联网+思政平台的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在推进这种新形式的过程中,

高校起到了主体地位,高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建更加丰富多彩的平台。

【习近平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

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涉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观,它既要贯穿高等教育的始终,也

应贯穿学生成长成才的始终。树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阶段如何早日实

现各有侧重协同合作,一直是思政一线工作者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粉笔说”——党中央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思想政治层面的教育会影响一个人

的三观,需要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下去。思政工作需要协同合作,互联网+思政教育无疑是

一个协同合作的有效方式。

【粉笔分析】

【原因分析】

1.文化冲击,价值多元,需要引导。新世纪,全球经济文化不断融合与发展,各种社

会问题不断出现,对高校学生产生深刻、复杂的影响。在此期间,现实与历史、现代与传统、

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多种因素相融合,让高校学生面临很大的迷惑,导致其在价值取向、理

想信念、政治信仰等方面产生模糊、错误的认识,干扰高校学生从小建立起的思想观念,冲

击着其尚未定型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淡化高校学生的民族观,挑战其社会主义价值

观,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

2.网络发展,信息多样,影响学生。网络发展为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