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4.4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2.45千字
文档摘要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说课稿新人教版

一、设计意图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侵华的罪行,了解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了解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对日本侵华战争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九一八事变的详细经过和影响可能了解不够深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国家历史事件通常具有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故事和案例来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来吸收新知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视觉和听觉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更偏向于文本阅读和深入分析。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复杂性可能感到困惑,难以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此外,由于历史事件的遥远性和抽象性,学生可能难以将历史事件与个人生活相联系,从而影响他们对事件的情感投入和认知理解。此外,对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细节,学生可能存在先入为主的观念,需要引导他们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特别是新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九一八事变的影像资料、历史地图等,以增强直观性和互动性。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故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环境整洁、有序。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这段历史发生了什么?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九一八事变吗?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简要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教学目标:了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影响。

3.教学内容:

a.背景介绍:讲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包括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东北军力量对比等。

b.经过讲解:详细讲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包括事变爆发、日军侵占沈阳、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等。

c.影响分析:分析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国共合作、民族觉醒、抗日战争等。

4.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互动、多媒体展示。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提问: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九一八事变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是如何进行抗争的吗?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民族抗争精神。

3.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

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九一八事变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

2.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战争,下节课分享交流。

教学双边互动,紧扣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凸显的重难点,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用时共计45分钟。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掌握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国际形势,以及事变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历史观念**: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认识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端,是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重要历史事件,增强了对国家历史和民族命运的认识。

3.**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的惨痛历史,激发了爱国情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了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精神。

4.**思维发展**:学生在分析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影响时,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学会了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5.**价值观培养**: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学生能够认识到和平的宝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了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价值观。

6.**实践能力**:在课堂讨论和作业布置中,学生需要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