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政治1.3政治参与:积极参与重在实践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本节课围绕“政治参与:积极参与重在实践”这一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政治参与的意义和途径,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通过分析政治参与的实际案例,提升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感;通过探讨政治参与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强调法治原则在政治参与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政治参与的意义和途径;2.学生对政治参与的实际应用能力。
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政治参与与个人发展的关系;2.如何在实际案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解决办法:
1.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政治参与的意义和途径。
2.针对难点一,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赛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政治参与与个人发展的内在联系。
3.针对难点二,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提供相关资源,如新闻、政策文件等,供学生参考。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政治参与的概念和意义。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政治参与场景,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3.运用案例研究法,分析真实政治参与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1)展示一幅反映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片中公民参与的形式和意义。
(2)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参与?为什么我们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3)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政治参与:积极参与重在实践”。
2.讲授新知(20分钟)
(1)讲解政治参与的定义、意义和途径,结合课本内容,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政治参与的重要性。
(2)讨论政治参与的实际案例,如公民投票、社区议事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3)分析政治参与中的法律、道德和责任,强调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政治参与中的重要性。
3.巩固练习(10分钟)
(1)分组讨论:结合自身实际,设计一个参与政治生活的方案,如参加学校学生会、社区志愿者活动等。
(2)各小组汇报方案,教师点评并给出改进建议。
4.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政治参与的意义和途径。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提高政治素养。
5.作业布置(5分钟)
(1)课后收集关于政治参与的案例,下节课分享。
(2)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政治参与的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政治参与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介绍政治参与的概念起源,以及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参与的特点和形式,如古代的民主制度、近现代的政治参与运动等。
-不同国家的政治参与模式: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参与制度,如英国的议会制度、美国的选举制度、中国的基层民主制度等。
-政治参与的实际案例研究:收集国内外政治参与的成功案例,如公民运动、社会变革等,分析其参与过程、影响和启示。
-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介绍与政治参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如选举法、集会法等,以及政治参与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如《政治参与》、《民主政治与社会发展》等,以深入了解政治参与的理论和实践。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政府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实地了解政治参与的实际运作。
-引导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政治活动,如学生会选举、志愿者服务等,亲身体验政治参与的过程。
-鼓励学生参与模拟联合国等活动,通过模拟国际政治参与,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谈判能力。
-建议学生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当前的政治参与热点问题,如环保运动、人权问题等,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政治参与。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选择一个与政治参与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探究,撰写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鼓励学生参与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同时加深对政治参与的理解。
反思改进措施
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更多的案例来讲解政治参与的实际应用,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抽象的政治理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