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文件大小:18.7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3.24千字
文档摘要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第12课《与朱元思书》选自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本课是一篇古代散文,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含哲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作者对山水景物的独特描绘。

2.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特点,感受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怀。

3.增强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古文阅读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①

①理解并背诵《与朱元思书》中的优美句子,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理解作者对山水之美的感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2.教学难点,①

①理解古文中生僻字词的意义,如“鸢飞戾天”、“窥谷忘反”等,并能准确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②深入挖掘文章内涵,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的能力,特别是对作者情感和观点的把握。

③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现力。

④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思考文章中的哲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结合多媒体展示山水画面,激发学生兴趣。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作者与读者对话,深化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

3.利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文章的分析和讨论。

4.结合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古文背景知识的探究,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5.运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古文原文,方便学生朗读和圈点批注,提高阅读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山水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引发学生对山水文化的兴趣。

2.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后,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大自然的美在哪里?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3.引入课题:《与朱元思书》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介绍作者:介绍作者陶渊明及其生平,让学生了解作者背景。

2.阅读指导: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和节奏。

3.理解内容:讲解文章大意,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情感脉络。

4.重点讲解:

①优美句子赏析:讲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等句子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②文章情感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③古文背景知识:介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朗读比赛:分组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2.词语解释:让学生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如“鸢飞戾天”、“窥谷忘反”等。

3.简答题:针对文章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文章中,作者对山水之美有何感悟?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作者与读者对话,深化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哲理,分享各自的观点。

3.教师点评:总结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相关古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七、布置作业(5分钟)

1.课后阅读《陶渊明集》,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2.摘抄《与朱元思书》中的优美句子,并尝试仿写。

教学时间总计: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陶渊明生平及其作品介绍:通过阅读《陶渊明集》或相关传记,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事迹、思想理念和创作风格。

-古代山水文学研究:搜集并阅读古代山水文学的经典作品,如《庐山谣》、《登鹳雀楼》等,比较不同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古代文学史背景:研究东晋时期的文学发展,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思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古文阅读技巧:收集古文阅读方法的相关资料,如《古文观止》中的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或在线资源,阅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组织学生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