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第二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3.1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第二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主要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列代数式表示简单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学生将发展符号意识,理解字母作为数的代表的功能;在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将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形成数学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将培养创新意识,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意义,能够熟练地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②能够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成代数式,并正确列出相应的代数式。
2.教学难点
①掌握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和限制,理解不同情境下字母的取值规则。
②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识别和转换数量关系,特别是在复杂情境中,能够准确地列出代数式,并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计算机
2.软件资源:数学教学软件、PPT演示文稿
3.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4.信息化资源:网络数学教育资源、电子教材
5.教学手段:小组讨论、问题导向学习、互动式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字母表示数,那么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如何用代数式来表示数量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板书课题:3.1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
2.复习旧知
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一节课我们学过的内容。请问,什么是代数式?谁能举个例子?(引导学生回答)
3.新课讲解
(1)讲解代数式的概念
代数式是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例如,2x、3y+4等都是代数式。
(2)讲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当我们遇到不确定的数时,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例如,如果一辆自行车的价格是200元,我们不知道具体是多少,就可以用字母a来表示,即a=200。
(3)讲解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表示两个或多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时,我们可以用代数式来表示。例如,小明买了3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a元,那么小明买书的总价就是3a元。
4.课堂探究
(1)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的规则
引导学生探讨:用字母表示数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规则?例如,字母不能表示特定的数,如0、1等;字母的大小写有区别等。
(2)探究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如何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例如,小红的年龄是10岁,小明的年龄比小红大3岁,用代数式表示就是:小明的年龄=10+3。
5.实例讲解
(1)讲解实例1
例如,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行驶了t小时,求汽车行驶的路程。
引导学生分析: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和速度有关,用代数式表示就是:路程=速度×时间,即路程=60t。
(2)讲解实例2
例如,小王买了一些苹果,每斤a元,共买了b斤,求小王买苹果的总价。
引导学生分析:苹果的总价与单价和数量有关,用代数式表示就是:总价=单价×数量,即总价=ab。
6.练习与巩固
(1)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PXX页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同学们独立完成,加深对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的理解。
7.总结与反思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下面请大家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收获和感悟。
(引导学生总结,老师进行点评)
8.课堂结束语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下课!
(老师宣布下课,学生起立,老师离开教室)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并掌握了代数式的概念,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代数式。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跟随老师的讲解,理解代数式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并能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正确书写如2x、3y+4等代数式。
2.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字母来代替不确定的数。学生在实例讲解和课堂练习中,能够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出来,如用a表示商品的单价,用b表示购买的数量。
3.能够正确列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