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合欢树》说课稿2 冀教版.docx
文件大小:14.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2.64千字
文档摘要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合欢树》说课稿2冀教版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合欢树》为载体,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母爱主题,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合欢树》中蕴含的母爱主题,把握作者对母亲情感的细腻描写。

②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感受文章的文学美和艺术特色。

③分析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合欢树这一象征物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

2.教学难点

①深入挖掘文章中母亲形象的多重意义,理解其象征的丰富内涵。

②理解作者在表达情感时运用象征、对比等手法,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③培养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对母爱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合欢树》的课文教材,以及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相关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合欢树相关的图片,用于辅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自然意象;以及关于母爱的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课文分析、修辞手法讲解、情感表达探讨等内容的PPT,方便课堂展示和互动。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同时,确保教室环境安静,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播放关于母爱的公益广告或讲述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感悟。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描写自然景物的课文,如《荷塘月色》、《春》等,讨论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描绘自然景物,为学习《合欢树》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首先,详细讲解《合欢树》的背景、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举例说明:选取课文中典型的描写合欢树的语句,如“合欢树,开出一树繁华”,引导学生分析其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合欢树这一象征物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以及合欢树在文中的多重意义。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要求学生以“母爱”为主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一段描写母爱的短文。

-教师指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提升写作水平。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爱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感悟母爱,学会感恩。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合欢树》全文,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读书笔记。

-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以“母爱”为主题,创作一篇作文,字数不限。

6.课堂延伸(约10分钟)

-组织学生观看关于母爱的电影或纪录片,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自己与母亲的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7.教学反思(课后)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方面: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合欢树》中蕴含的母爱主题,体会到作者对母亲情感的细腻描写。

-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文章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在表达情感和增强文章艺术效果中的作用。

-学生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合欢树这一象征物来构建文章的主题和情感线索。

2.能力培养方面:

-学生在阅读《合欢树》的过程中,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学会了如何从多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探究,提升了合作学习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学生在创作描写母爱的短文时,锻炼了运用修辞手法和细腻情感表达的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

3.情感体验方面:

-学生通过学习《合欢树》,对母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能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学生在分享自己与母亲的故事时,增强了亲子关系的认识,促进了家庭和谐。

-学生在观看关于母爱的电影或纪录片后,进一步激发了对家庭、亲情和责任的思考。

4.思维发展方面:

-学生在分析《合欢树》的过程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学生在创作作文时,锻炼了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中,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提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综合运用方面: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尊重和关爱家人。

-学生在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