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春桂美版(2024)美术初中七年级下册欣赏第一单元土与火的诗篇《第2课 手与泥的对话》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20.48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4.11千字
文档摘要

2025春桂美版(2024)美术初中七年级下册欣赏第一单元土与火的诗篇《第2课手与泥的对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手与泥的对话》是桂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与火的诗篇”中的重要一课。本单元围绕土与火这一主题,展现了陶艺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魅力。本节课聚焦于陶艺成型的基本技法,如手捏成型、泥条盘筑、泥板成型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泥土特性与成型工艺的紧密联系。同时,引导学生运用点、线、面元素进行陶艺装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能力。陶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通过对陶艺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门艺术技能,更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意识。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之前的美术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造型基础和审美经验,但对于陶艺这种立体造型艺术形式可能接触较少。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但在操作技巧和艺术表达的深度上还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陶艺技法,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课标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系统掌握陶艺成型的三种基本技法,即手捏成型、泥条盘筑、泥板成型,并能准确阐述每种技法的操作要点。

深入理解泥土特性与成型工艺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够根据泥土的干湿程度、黏性等特性选择合适的成型方法。

熟练学会运用点、线、面元素进行陶艺装饰,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看、摸、捏”等亲身体验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泥性,建立起对泥土这一材料的深入认知。

采用“示范-模仿-创作”的递进式学习路径,逐步提升学生的陶艺制作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陶艺成型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传统陶艺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在陶艺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

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浓厚兴趣和传承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详细讲解并让学生熟练掌握陶艺成型三大技法(手捏成型、泥条盘筑、泥板成型)的操作要点,包括如何揉泥、捏制形状、连接泥条和泥板等。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泥性掌控与造型表现之间的关系,如湿泥适合塑造细腻的形状,干泥适合制作有棱角的造型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实际创作中能够灵活运用综合技法,将手捏、泥条盘筑、泥板成型等技法有机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陶艺作品。

启发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实现个性化陶艺作品的创意表达,使作品能够体现学生独特的审美和情感。

教学法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陶艺工坊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陶艺创作环境中,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法:设置泥性探索、技法闯关、创意设计三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直观演示法:通过动态演示拉坯成型过程以及教师现场示范基本技法,让学生能够直观清晰地看到操作步骤和技巧,降低学习难度。

学习方法

体验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触觉感知泥性的变化,如感受干泥和湿泥在手中的不同触感,以及在制作过程中泥土的可塑性变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6人小组,共同完成主题创作任务。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不同技法的造型效果,探究陶艺成型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陶艺发展纪录片片段、各种陶艺作品图片、操作视频等,丰富教学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

准备陶艺工具包,内含泥塑刀、擀泥杖、海绵、刷子等常用工具,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陶艺制作。

准备教学范作,包括传统器皿与现代陶艺作品,用于学生欣赏和对比,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陶艺特点。

配备安全防护装备,如围裙、护目镜等,保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安全。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生活中的陶瓷制品,观察其造型、装饰等特点,对陶瓷艺术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自备旧报纸、塑料布等防污用品,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分组讨论并确定创作主题,如“自然之韵”“童趣世界”“未来城市”等,为创作实践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3分钟)

活动设计:播放《天工开物》中陶艺制作的精彩片段,同时展示一些出土陶器的残片,营造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师生互动:教师提问:“这些泥土经过怎样的变化成为永恒?”引导学生观察触摸陶片,分享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