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英语 Unit4 Earthquakes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文件大小:16.7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3.1千字
文档摘要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英语Unit4Earthquakes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1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英语Unit4Earthquakes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理解地震灾害对全球文化的影响。

2.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等活动,运用英语描述地震现象和应对措施。

3.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讨论地震预警系统的利弊,学会辩证分析问题。

4.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理解与运用,如“earthquake”,“rescue”,“evacuate”等,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并在语境中灵活使用。

2.地震相关知识的介绍,包括地震的成因、类型、预防措施等,要求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认识。

难点:

1.复杂句型的理解和翻译,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对于学生的语法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较高。

2.地震灾害应对策略的讨论,涉及多方面的信息和观点,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解决办法:

1.通过词汇卡片、例句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重点词汇和短语。

2.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地震现象,辅助学生理解地震相关知识。

3.设计语法练习和翻译任务,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复杂句型的结构和用法。

4.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通过辩论和反思,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研究,详细介绍地震的成因和预防措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就地震预警系统的利弊展开辩论,培养批判性思维。

3.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地震发生时的逃生场景,提高实际应对能力。

4.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地震模拟动画和新闻报道,增强学生对地震灾害的感性认识。

5.设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撰写地震逃生指南,巩固语言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老师通过展示近期发生的地震新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震这一全球性的自然灾害。

2.学生观察图片,分享自己了解的地震相关知识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5分钟)

1.老师简要介绍地震的成因、类型和分布特点,让学生对地震有初步的了解。

2.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地震的成因、类型和分布特点。

三、重点知识讲解(20分钟)

1.老师讲解重点词汇和短语,如“earthquake”,“rescue”,“evacuate”等,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并在语境中灵活使用。

2.学生跟读并模仿老师的发音,加深对词汇的记忆。

四、地震相关知识拓展(10分钟)

1.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地震的预防措施,包括地震预警系统的利弊。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分享地震预防措施。

五、案例研究(15分钟)

1.老师展示近年来发生的地震案例,让学生分析地震灾害的特点和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地震灾害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六、角色扮演(15分钟)

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地震发生时的逃生场景。

2.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被困者、救援人员等,体验地震逃生过程。

七、地震逃生指南撰写(15分钟)

1.老师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地震逃生指南。

2.学生分组讨论,撰写地震逃生指南,分享给其他小组。

八、课堂总结(5分钟)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地震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2.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九、课后作业布置

1.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完成以下任务:

a.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国家的地震预防措施。

b.撰写一篇关于地震逃生的小论文。

十、板书设计

1.地震的成因

2.地震的类型

3.地震的分布特点

4.地震预防措施

5.地震逃生指南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地震监测机构介绍:向学生介绍国际地震监测机构,如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和欧洲地中海地震中心(EMSC),让学生了解地震监测和预警的基本工作。

-地震历史资料:提供一些历史上著名地震的案例,如1906年旧金山地震、2011年日本地震等,让学生通过历史案例学习地震的破坏力和应对策略。

-地震科普视频:推荐一些科普性质的视频,如“地震的形成与影响”、“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等,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加深学生对地震知识的理解。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通过访问当地地震台站或联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