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三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四章第三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二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15日星期一第3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培养学生化学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金属腐蚀的原因及防护方法,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金属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有一定的了解。在知识层面,学生已接触过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与酸的反应等内容,为理解金属腐蚀提供了基础。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但可能对复杂实验步骤的掌握程度有限。在素质方面,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有一定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不够重视,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合作意识,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此外,学生对金属腐蚀现象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纠正。
针对以上学情,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其次,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护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最后,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金属腐蚀与防护实验装置、电子天平、试管、滴管、放大镜、显微镜、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化学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学生互动。
3.信息化资源:网络上的金属腐蚀防护相关视频、文献资料、实验操作步骤详解等。
4.教学手段:实验演示、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知道了金属可以与酸、氧气等反应。那么,这些金属在实际使用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学生)老师,金属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生锈。
(老师)很好,金属生锈就是金属腐蚀的一种表现。那么,金属腐蚀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防护金属呢?接下来,我们将一起通过实验和讨论来解答这些问题。
二、新课讲授
1.金属腐蚀的原因
(老师)同学们,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请结合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学生得出金属腐蚀的原因包括:金属与氧气、水、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盐类等物质的存在等。
(老师)很好,同学们的分析很到位。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验来验证金属腐蚀的原因。
2.金属腐蚀的实验
(老师)首先,我们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铁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情况。请同学们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取三根相同大小的铁钉,分别编号为1、2、3。
(2)将铁钉1放入蒸馏水中,铁钉2放入食盐水中,铁钉3放入稀盐酸中。
(3)观察并记录铁钉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情况。
(学生)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老师)经过观察,我们发现铁钉在食盐水和稀盐酸中的腐蚀速度较快,而在蒸馏水中的腐蚀速度较慢。这验证了金属腐蚀的原因之一是与氧气、水、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金属腐蚀的防护
(老师)既然我们知道了金属腐蚀的原因,那么如何进行防护呢?
(学生)讨论后,学生得出以下防护方法:涂抹防锈油、使用镀层、进行电镀、使用不锈钢等。
(老师)很好,同学们的答案是正确的。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防护方法的有效性。
4.金属腐蚀防护的实验
(老师)请同学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1)取三根相同大小的铁钉,分别编号为A、B、C。
(2)将铁钉A涂抹防锈油,铁钉B进行镀层处理,铁钉C使用不锈钢材料。
(3)将三根铁钉分别放入相同环境下,观察并记录其腐蚀情况。
(学生)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老师)经过观察,我们发现涂抹防锈油和镀层的铁钉腐蚀速度较慢,而不锈钢材料的铁钉几乎不腐蚀。这验证了金属腐蚀防护方法的有效性。
三、课堂小结
(老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金属腐蚀的原因、防护方法以及实验验证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金属腐蚀问题,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四、布置作业
(老师)同学们,课后请完成以下作业:
1.总结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护方法。
2.调查身边常见的金属腐蚀现象,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金属的性质与用途。
(学生)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为本节课的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
六、拓展与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