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6.2 溶液组成的表示说课稿(3)(新版)沪教版.docx
文件大小:15.0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2.64千字
文档摘要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6.2溶液组成的表示说课稿(3)(新版)沪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6.2溶液组成的表示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3)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2.提升学生的化学符号理解和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解读溶液组成的化学式。

3.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溶液组成的变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4.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书写溶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表示溶液组成的化学式。

-重点二:溶液组成的计算。强调学生掌握如何通过溶质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计算溶液中溶质或溶剂的质量或体积。

2.教学难点

-难点一:溶液组成的计算。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混淆不同浓度表示方法下的计算公式,难以准确计算出溶质或溶剂的量。

-难点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关系。理解溶质与溶剂的比例关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当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或体积差异较大时。

-难点三:溶液组成变化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溶液稀释、浓缩等操作对溶液组成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操作实现溶液组成的调整。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实验演示,引导学生直观理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溶液组成计算问题。

3.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溶液稀释和浓缩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组成变化。

4.课堂练习中融入游戏元素,如“溶液配对”游戏,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如盐水、糖水等,引导学生思考溶液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提问:如何表示这些溶液的组成?引出课题《溶液组成的表示》。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包括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

-示例讲解:以10%的盐水为例,说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展示不同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讲解稀释和浓缩的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实验调整溶液的浓度。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分组进行“溶液配对”游戏,每组学生根据溶质质量分数配对出相应的溶液,以检验学习效果。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提问:如何理解溶液的稀释和浓缩?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化重点。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计算不同浓度溶液的溶质或溶剂质量、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等题目。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下节课进行课堂展示和讲解。

-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溶液配制实验,加深对溶液组成理解。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生活中的化学》选篇:介绍不同类型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清洁剂、饮料、药物等,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化学史话》选篇:讲述历史上著名化学家的故事,如阿伏伽德罗、拉瓦锡等,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化学实验手册》选篇:介绍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如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反应等,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溶液组成的理解。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设计自己的溶液配制实验,如自制饮料、清洁剂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溶液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化学工业、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溶液组成的理解和实验经验,促进知识交流和学习成长。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学科的前沿动态,如新型溶液的制备、溶液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兴趣。

3.结合教材知识点全面拓展

-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探讨溶液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特点,如透明度、导电性、粘度等。

-溶液的分类:介绍溶液的分类方法,如按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浓度等分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溶液的热力学性质:讲解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等热力学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溶液的化学性质:分析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以及这些反应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