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全国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单元认识信息世界第三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说课稿.docx
文件大小:17.08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3.35千字
文档摘要

全国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单元认识信息世界第三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说课稿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全国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单元认识信息世界第三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和批判性思维;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学会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识别不同时期的主要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②掌握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具体案例。

2.教学难点,

①理解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深远影响,并能够进行批判性分析。

②将抽象的信息技术概念与具体的社会现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③鉴于学生可能对某些新技术(如人工智能)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④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技术障碍和思维定势的挑战。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全国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材,以便随时查阅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信息技术发展史相关的图片、图表,以及展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视频资料,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3.实验器材:准备相关软件和硬件设备,如计算机、网络连接等,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互动交流;在讲台附近布置实验操作台,确保学生实验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首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你们还记得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吗?”接着,教师展示一组关于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并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你们准备好了吗?”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计算机的诞生到互联网的普及,再到现在的移动通信和人工智能。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如智能手机、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讲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讲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关键节点。

-分析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医疗、交通、娱乐等。

-讨论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深远影响。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与信息技术发展相关的主题,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并制作一份简报。讨论内容包括:

-信息技术在某个领域的具体应用。

-信息技术对该领域的影响。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学生完成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以下作业:

-搜集一篇关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新闻报道,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

-想象一下,如果未来十年信息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写一篇短文进行预测。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后研究。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方面:

-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计算机的诞生到互联网的普及,再到现在的移动通信和人工智能。

-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医疗、交通、娱乐等,并能够举例说明。

-学生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深远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影响。

2.能力提升方面:

-学生培养了信息意识,能够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并学会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生提高了计算思维能力,学会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学生提升了数字化学习能力,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检索和筛选。

3.思维发展方面:

-学生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了跨学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