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2 钠与水的反应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文件大小:16.72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4.07千字
文档摘要

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2钠与水的反应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1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钠与水的反应

2.教学年级和班级:陕西省蓝田县高中化学,高一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观察钠与水的反应,学生能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2.科学态度与责任: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培养安全意识,树立科学实验的责任感。

3.交流与合作:在小组实验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交流实验现象,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学生能运用化学原理理解反应过程,培养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钠与水的反应原理:理解钠金属为何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准确描述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如气泡产生、钠的熔化、溶液温度变化等。

难点:

1.反应剧烈性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为何钠与水的反应如此剧烈,以及如何安全地进行实验。

2.反应条件的控制: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解决办法:

1.通过实验演示和多媒体展示,直观展示钠与水的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反应原理。

2.在实验前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规范讲解,强调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3.设计逐步深入的实验步骤,让学生逐步掌握反应条件,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钠金属、水、试管、镊子、酒精灯、集气瓶、滤纸、滴管、量筒、实验记录表、多媒体投影仪。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网络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在线测试。

3.信息化资源: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视频、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指南电子文档、在线化学实验模拟软件。

4.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实验演示、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课堂提问。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设计预习问题:围绕“钠与水的反应”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如“钠为何能与水反应?”“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如何安全地进行实验?”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钠与水的反应原理。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钠与水的反应,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视频,引出“钠与水的反应”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钠与水的反应原理,结合实验现象,如钠的熔化、气泡产生等,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实验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提问与讨论:针对实验中的现象或数据分析,提出疑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钠与水的反应原理。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钠与水的反应原理,掌握实验技能。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钠与水的反应”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设计一个安全实验方案,预测不同条件下钠与水的反应现象。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钠与水的反应相关的拓展资源,如相关实验书籍、科学杂志、在线实验视频等。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