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高中政治9.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江西省赣州市高中政治9.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江西省赣州市高中政治9.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涉及新人教版必修2的和平与发展主题章节。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分析当前国际形势,理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学生在历史、地理等学科中已有的知识形成有机联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包括:1)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2)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分析国际形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3)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历史、地理和国际关系的基础知识,对世界格局、国际组织以及一些国际冲突有所了解。此外,他们在初中阶段可能接触过一些关于和平与发展的简单概念。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中学生对国际事务和全球问题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在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偏好通过阅读和讨论来吸收知识,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来深化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由于和平与发展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主题,学生可能难以全面理解其中的各种因素和相互作用。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国际关系中的专业术语感到困惑,或者在国际形势分析中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此外,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将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可能是一个挑战。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特定案例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欲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国际形势图、历史事件图片等,增强视觉效果。
2.网络资源整合:引入相关视频、新闻报道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3.互动平台应用:利用在线讨论区或社交媒体,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和平与发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注意到和平与发展这两个词经常被提及?它们究竟是什么?又为何如此重要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话题的神秘面纱。
(二)教师引导
1.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对和平与发展的理解。
2.通过讨论,总结和平与发展的含义和重要性。
二、新课讲授
(一)和平的含义
1.教师讲解和平的内涵:和平是指没有战争、暴力、恐怖和冲突,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
2.学生思考:和平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有何意义?
3.学生讨论并分享观点。
(二)发展的含义
1.教师讲解发展的内涵:发展是指人类在物质、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2.学生思考:发展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有何意义?
3.学生讨论并分享观点。
(三)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1.教师讲解和平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
2.学生思考:和平与发展在实际生活中如何体现?
3.学生讨论并分享观点。
(四)新时代的和平与发展
1.教师讲解新时代的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2.学生思考:面对挑战,我们应如何维护和平与发展?
3.学生讨论并分享观点。
三、案例分析
1.案例一:展示某国因战争导致的民生疾苦、经济萧条等情况。
2.案例二:展示某地区因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探讨如何平衡和平与发展。
四、课堂互动
1.教师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既维护和平又推动发展?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
3.各小组派代表发言,进行观点交流。
五、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和平与发展的内涵、关系、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2.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总结本节课的重点。
六、作业布置
1.搜集和平与发展相关的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进行深入研究。
2.撰写一篇关于和平与发展的文章,谈谈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观看一部关于和平与发展的纪录片,记录自己的观后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国际和平日:介绍联合国设立的国际和平日,以及每年的主题和庆祝活动。
-发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