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课围绕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及其影响。通过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分析隋唐制度的特点,认识其历史意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理解隋唐时期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提升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对比分析,认识隋唐制度创新对后世的影响,增强历史比较意识;通过探究学习,激发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兴趣,培养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高一学生,他们刚刚开始接触中国历史必修课程,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方法尚在探索阶段。在知识方面,学生对秦汉至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的具体内容掌握不够深入。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正在形成中,能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思考,但独立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逐渐增强,但时间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仍需加强。
从行为习惯来看,部分学生存在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课堂参与度不高的情况,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思考。此外,由于高中阶段学业压力增大,学生可能对历史学习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这也影响了他们对隋唐制度变化的全面理解。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隋唐制度变化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隋唐制度创新的影响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制度创新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隋唐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制度特点。
2.网络资源:引入相关历史网站和数据库,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习内容。
3.教学软件:运用互动式教学软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隋唐时期的历史图片,如壁画、雕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隋唐时期的历史有什么印象?有哪些特别感兴趣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总结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2.讲授新知(20分钟)
-隋朝政治制度:介绍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解释其意义和影响。
-唐朝政治制度:讲解唐朝的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分析其创新之处。
-隋唐经济制度:介绍均田制、租庸调制,说明其对农业生产和税收制度的影响。
-隋唐文化制度:探讨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分析其文化创新。
-学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巩固练习(10分钟)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隋唐制度创新的原因是什么?
2.隋唐制度创新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3.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隋唐时期制度创新的评价。
-小组汇报: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隋唐制度创新的历史意义。
-提醒学生关注隋唐时期制度变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5.作业布置(5分钟)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进一步了解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撰写一篇关于隋唐制度创新的小论文,字数不限。
-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话题,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隋唐制度史略》:详细介绍了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隋唐制度的特点。
-《唐律疏议》:研究唐朝法律制度的重要文献,可以让学生了解唐朝法律对后世的影响。
-《隋唐佛教史》:探讨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理解隋唐时期的文化创新。
-《唐宋变革论》:分析隋唐至宋元时期的历史变革,探讨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阅读上述拓展阅读材料,深入了解隋唐制度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内容。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探究隋唐时期制度创新的历史原因和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制度创新对后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隋唐制度创新的见解和评价。
-鼓励学生撰写小论文,探讨隋唐制度创新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3.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