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1节 认识声现象.pptx
文件大小:8.84 MB
总页数:48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2.04千字
文档摘要

第1节认识声现象;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通过观察,学会分析声波的图形。;鸟鸣清脆如玉,琴声优美动听······,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探究一:拨动张紧的橡皮筋,然后再捏住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探究二: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感觉声带的变化;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探究三:吹响笛子,把手指放在笛孔处,感觉气流的变化;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探究四:用筷子搅动水(不要碰触瓷碗),倾听水声并说出实验现象和结论。;声音产生的原因;在撞响大钟时,有同学注意到,若停止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B.人耳的听觉暂留

C.同学听觉出现问题D.钟还在振动;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敲一下鼓面,在听到鼓声的同时,会观察到纸屑__________,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_,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会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讨论:振动停止,发声停止,那么声音会立刻消失吗?;观察下面视频,说一说蝈蝈是怎么发声的?;;观察下面视频,说一说蝈蝈是怎么发声的?;蜜蜂是怎么发声的?;方法技巧

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方法;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

发生与振动的关系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不过很多物体的振动难以被直接观察到。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物体不再发声,但物体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在传播。;2.声源

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对声源的理解

①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气体,此时正在发出声音的物体就是声源。

②只有正在发声的物体才能叫做声源。一个能够发声但没有发声的物体,不能称为声源。;知识点2;音叉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了声波,从而将音叉(声源)的振动传播到远方。;类比理解声波;当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鼓左侧的空气,使其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疏,鼓面振动使周围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现象:随着玻璃罩内空气被抽出,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见声音,再逐渐充入空气,随着空气越来越多,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大。;;方法技巧

理想实验法;(2)实验探究:声波传播的介质;将石头在水中碰撞,是否能在上方听到声音?这说明了什么?;上课时,我们都能听见老师讲课的声音;熟睡者被狗的叫声吵醒;这说明了什么?;(苏州中考改编)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由于钟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人是通过_________传播才能听到钟声。;宇航员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而在飞船舱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其原因是();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观察表格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快慢不同,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的关系(一般)为:v固v液v气。

(2)声音传播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在空气中,声速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1===2.6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1===2.6s;2.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1.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特别提醒: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①声源振动产生声音;

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存在;

③听觉正常;

④进入人耳的声音能引起人耳的听觉。

四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2.频率;人耳的听声范围;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3s内振动1200次,频率是_________,人类???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产生的原因;;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用心关注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