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 九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一单元《梅岭三章》习题课 课件.pptx
文件大小:151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单元;;2;历史长河浩浩荡荡,中华民族虽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是因为这是一个遍地见英雄的国度,大风大浪来了,有人扛得起,顶得上,关键时刻,有人取义成rén,有人悲天悯人。这正是我们这个国家抵御一切风险挑战的最大底气。现在我们伫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必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旌()旗阎()罗
取义成rén()
(2)下列词语填入文段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捷报B.血雨腥风
C.波澜壮阔 D.血气方刚;(3)文段中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你提出修改意见。;(4)请你结合活动主题,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将序号填到横线处,使文段内容连贯。
①萃古今之著作②山川香草风流
③复兴梦荷肩头④铁石梅花气概
⑤爱国情植心底⑥罗中外之篇章;2;2;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南国烽烟正十年。(借代,“烽烟”代指战争,这里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B.此头须向国门悬。(用典,引用春秋末期伍子胥“悬昭东门”的典故,表明诗人大业未成死不瞑目的心迹)
C.血雨腥风应有涯。(比喻,“血雨腥风”借喻战争,照应“百战多”“烽烟正十年”)
D.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反问,表现了诗人虽面临死境但豪情未泯);2;2;4.从《梅岭三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别云间》“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这两首诗均属绝命诗。(各填一句诗);2;2;6.【高阶思维】两首诗,一首想象人去阴间,一首想象魂归人间。请结合“去”“归”的目的,说说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