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安徽 九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六单元《文言文主题阅读》习题课 课件.pptx
文件大小:316.5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1.15千字
文档摘要

第六单元;文言文主题阅读;

方今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

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uw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uw。人

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节选自《三

国志》(裴松之注),有删改];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2.请用“/”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甲】文是诸葛亮北伐前呈给刘禅的表文。【乙】文是周

瑜病危时写给孙权的书信。两文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请

简要概括。;解析:乙参考译文

我周瑜凭借平凡的才能,过去受到讨逆将军的特殊礼遇,

(孙策)托付我作为亲信。(我)于是担负重要职责,统帅着兵

马,规划平定了巴州、蜀州,又接着占领襄阳,凭借着

(国家与吴主的)声威,觉得(事业的成功)好像就在手掌之中。

后来因为不注意,中途突然生病,前些日子自己医治疗养,

;(病)却是日日加重不见减轻。人生来必有一死,人的寿命有

长有短,这实在不值得叹惜,只是遗憾(平生的)微小的志向

没能得到施展,也不能再受到(您的)教诲和差遣了。现在曹

操雄踞北方,边境未得平息,天下的事,还不知结局如何,

这是朝臣政务繁忙而不能按时吃饭的时候,是主公思考焦虑

的日子啊。鲁肃是个忠诚严正的人,遇事不随便,他是可以

代替我的人。人到临死时,他的话是善意的,倘若

(对主公来说)可以采用,我死而无憾了。;二、[2024·烟台中考改编]阅读选文,完成题目。;使人往视。使者遇其兄,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

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

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

“不若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

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

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节选自《吕氏春秋·壅

塞》,有删减);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

杀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代汉语。;4.【甲】文中说“王之蔽甚矣”,这种“蔽”在【乙】文中的宋

王身上是怎么体现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由齐威王与宋王

治国的不同结局,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答案:宋王不相信说实话的侦察员,还将其杀掉,最后一个

侦察员因此而害怕,不敢说实话,只能谎报军情,而宋王对

于不说实话的侦察员,反而给予赏赐。

启示:宋王听信谗言,终将被蒙蔽双眼,看不清事实,最终

就会招致祸患;善于纳谏,广开言路,善于辨别事情的真伪,

赏罚分明,才会获得民心,最终才会有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