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1星题积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旷()达 jū()泥
qiú()劲 契()合;2.学校文学社组织“书画共赏——散文笔法写诗情画意”创意
改编活动。请你从下面两幅作品中选择一幅,将配诗(词)改
写为散文。
写作提示:①要与原诗画的主题和意境保持一致;②合
理想象和联想;③不少于8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晨起早行,残月还高高地挂在天上。村野客
店里传来声声鸡鸣,板桥上仍有清霜,留下数不清的足迹,
早行的人已经远去。槲叶落满山路,驿墙旁白色的枳花已然
开放。早行之情景宛然在目,既有山野情趣,也有羁旅愁苦。
示例二:已是春日,绿树环绕着村庄,走近池塘,池水渐涨,
鱼儿欢跃其中。几缕春风拂过脸颊,暖上心头。在田园间,
百花争妍斗艳,竞相开放,红艳的桃花,雪白的李花,金黄
的菜花,组成一幅春满小园的图画,春光无限美好。;2星题阅读鉴赏;诗和画的分界(节选)
宗白华
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诗画
各有表现的可能性范围,一般地说来,这是正确的。
(批注1:提出观点。)
;但中国古代抒情诗里有不少是纯粹的写景作品,描绘一
个客观境界,不写出主体的行动,甚至于不直接说出主观的
情感,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无我之境”,但却
充满了诗的气氛和情调。我随便拈(批注2:你从“拈”字中读
出了什么?)一个例证并稍加分析。;唐朝诗人王昌龄一首题为《初日》的诗云:
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
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
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
这首诗描绘的内容很像一幅近代印象派大师的画,画里
现出一座有晨光射入的香闺,日光在这幅画里是活跃的主角,
;它从窗户跳进来,跑到床前,散发着一股温暖,接着穿进了
罗帐,轻轻抚摩一下榻上的乐器,枕上如云的美发还散开着,
杨花随着晨风日光偷进了闺房,亲昵地躲在那枕边的美发上。
诗里并没有直接描写这闺中少女(除非“云发”二字暗示着),
然而一切的美是归于这看不见的少女的。这是多么艳丽的一
幅油画呀!;王昌龄这首诗,使我想??德国近代画家门采尔的一幅油
画,那画上也是灿烂的晨光从窗门撞进了一间卧室,乳白的
光辉弥漫在长垂的纱幕上,随后落上地板,又返跳进入穿衣
镜,又从镜里跳出来,抚摸着椅背,令读者感到晨风清凉,
朝日温煦。在画面上看不见室里的主人,她可能在屋角的床
上坐着。(这晨风沁人,怎能还睡?)(批注3:用细腻的语言
描述了王昌龄诗歌的画意)
;大阳的光
洗着她早起的灵魂,
天边的月
犹似她昨夜的残梦。(《流云小诗》)
门采尔这幅画全是诗,也全是画;王昌龄那首诗全是画,
也全是诗。(批注4:门采尔的画和王昌龄的诗全是画,全是
;诗。这和开头作者的观点矛盾吗?)诗和画里都演着光的独幕
剧,唱着光的抒情曲。
我觉得诗和画的统一扩张了它们的蕴涵。画里本可以有
诗,若让画里每一根线条、每一块色彩、每一束光、每一个
形都饱吸浓情蜜意,它就成为画家的抒情作品,像伦勃朗的
油画、中国元代的山水画。
;诗也可以完全写景,写“无我之境”。而每句每字却反映
出自己对物的抚摩,和物的对话,表出自己对物的热爱。像
王昌龄的《初日》那样,那纯粹的景就成了纯粹的情。
但画和诗仍是有区别的。(批注5:诗和画的区别究竟是
什么?)诗里所咏的光的先后位置,不能在画面上同时表现
出来,画家只能捉住意义最丰满的一刹那,暗示那活动的前
;因后果,在画面的空间里引进时间感觉。而《初日》里的晨
光虽然生动、活跃,却赶不上门采尔油画里那样光彩耀目、
直射眼帘。然而由于诗叙写了光的活动历程,更能丰富和加
深读者的感受。;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
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但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
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
(诗不压倒画,画也不压倒诗,它们相互交流),就是情和景
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艺术意境”。(批注6:读完选文,
你认为诗与画是怎样的关系?)
(有删改);3.回应批注2:你从“拈”字中读出了什么?(2分);4.回答批注4:门采尔的画和王昌龄的诗全是画,全是诗。这
和开头作者的观点矛盾吗?(4分);5.结合文章内容,阐释批注5:诗和画的区别究竟是什么?(3分);6.图解批注6:下面最能诠释作者眼中“诗”与
“画”关系的一项是()(2分);7.照应批注3:请你写出《木兰柴》这首诗的画意。(4分);答案:示例:这首诗很像一幅中国古代的山水画。秋意肃爽,
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