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安徽 九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六单元《出师表》习题课 课件.pptx
文件大小:522 KB
总页数:42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2.34千字
文档摘要

第六单元;一课一法文言文中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例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学过

的知识”。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例句:复前行,

欲穷其林。(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尽”);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表示主语使宾

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例句:而

竖其左膝。(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竖”);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

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例句:吾妻之美我

者,私我也。(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对应练习:见第5题。);1星题积累运用;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恢弘志士之气____________

(6)引喻失义______;(10)性行淑??____

(11)以遗陛下______

(12)悉以咨之______

(13)躬耕于南阳______

(14)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__;(15)夙夜忧叹________________

(16)斟酌损益______

(17)以彰其咎______;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3)由是感激

古义:__________;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解析: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B项,以

致于/以致于;C项,代词,他们/动词,到,往;D项,和/欣

赏,领悟。;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5)攘除奸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师伐魏前给后主

的一篇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主要

表达了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决心。

D.古代表示“任用、提拔”的词有举、拜、陟、罢等,如“陟

罚臧否”中的“陟”就是“提拔、晋升”的意思;表示“降职”的

词有黜、贬、谪等,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

“贬官降职、流放”的意思。;解析:D项,“罢”是“解除,免去”的意思,表示降职。;7.名句默写。;(4)[2024·合肥瑶海区一模]读诗文,是读人生的经历和态度。

在秋瑾的《满江红》“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

中读出了家事国事交织的困境;在诸葛亮的《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读出了临危受命

的担当。在《鱼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

钟于我何加焉”读出了人生的底色是义。;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4)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6)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

有一年矣。;2星题阅读鉴赏;A.“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悉”和《桃花源记》中“并怡然

自乐”的“并”是近义词。

B.“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和成语“卑鄙无耻”中的“卑

鄙”意思不相同。

C.“还于旧都”中的“还”和《岳阳楼记》中“去国怀乡”的“去”

是反义词。

D.“若无兴德之言”中的“之”和《富贵不能淫》中“往送之门”

的“之”意思相同。;解析:D项有误,第一个“之”是“的”的意思,第二个

“之”是“到”的意思,两者意思不相同,选项表述不正确。;10.分析“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一句在结构上

的作用。;11.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12.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才能更好地

实现人生价值。结合课文说一说,你从诸葛亮身上学到了什

么优秀品格?;拓展阅读[2024·安徽中考改编];?;?;【注释】①二十一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②公:关

天培,清末将领。③:舰队。;13.解释下列加点词。;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

标出。

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诸葛亮和关天培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结合【甲】

【乙】两文段概括并简要分析。;道光二十一年春正月,英军进攻威远、靖远等炮台。防

守这里只有几百个瘦弱的士兵,关天培派遣将领痛哭着请求

援军,但没有人答应。当初,关天培因为海运的事务到京城,

有时和老友在酒店喝酒……不久感叹说:“大丈夫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