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三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
高一学年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
1.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B.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平均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减速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错误,C正确;
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还与时间有关,故B错误;
D.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将物体忽略体积与形状视为质点,运用了假设法
B.利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水瓶观察微小形变,运用了微元法
C.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D.在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了放大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忽略物体自身的大小与形状,把物体视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利用了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
B.利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水瓶观察微小形变,采用了微小形变放大法,故B错误。
C.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运用了实验加逻辑推理的方法,故C正确;
D.在利用速度一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应用了微元法,故D错误。
故选C。
3.某物体从塔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测得物体下落第3秒内下落的高度是塔高的,塔的高度约为()
A.100mB.115mC.120mD.125m
【答案】A
【解析】
【详解】第3秒内下落的高度为
m
根据题意则可知塔的高度约为100m。
故选A。
4.两共点力大小均为6N,当它们夹角为60°时,合力大小为()
A.6NB.12NC.ND.N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结合几何关系可知当它们夹角为60°时,合力大小为
=N
故选D。
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不需要接触也可产生弹力
B.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可以存在静摩擦力
C.物体受到的重力全部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
D.滑动摩擦力只能是阻力不能是动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直接接触并且有弹性形变,A错误;
B.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间接触并挤压且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两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B正确;
C.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不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全部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C错误;
D.滑动摩擦力既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如静止物块轻放在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传送带对物块的滑动摩擦力就是物块运动的动力,D错误。
故选B。
6.游泳爱好者在水中“匀速下潜”,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下潜”时处于平衡状态
B.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受到水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人对水的作用力和水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受到的重力大小大于水对人的作用力大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游泳爱好者在水中“匀速下潜”,受力平衡,故A正确;
B.人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为人,人受到水的作用力受力物体也为人,故不属于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水的作用力大小等于水对人的作用力大小,二者为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游泳爱好者在水中“匀速下潜”,受力平衡,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等于水对人的作用力大小,故D错误。
故选A。
7.木块A、B放置于粗糙水平地面,分别重50N和70N,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A、B间用弹簧拴接。现用推力水平推木块B,使得A、B一起向左匀速运动,则推力F及A、B间弹簧弹力大小分别为()
A.24N、14NB.14N、14NC.14N、10ND.24N、10N
【答案】D
【解析】
【详解】A、B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分别为
fA=μGA=0.2×50N=10N
fB=μGB=0.2×70N=14N
把A、B看成一个整体,根据平衡条件,则有
F=fA+fB=24N
对A进行隔离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则有
F弹=fA=10N
故选D。
8.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53°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沿杆压力大小(sin53°=0.8,cos53°=0.6)()
A.B.C.D.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