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练习题(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34.2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5.71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时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选项中字音或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睢(jū)要离(yāo)以头抢地(qiǎng)

B.怫然(fú)韩傀(guī)免冠徒跣(xiǎn)

C.休祲(jìn)色挠(náo)白虹贯日(hóng)

D.缟素(gǎo)寡人(guǎ)寡人谕矣(yù)

2.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针锋相对的斗争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课文第二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高潮部分。

C.秦王没想到唐雎敢于跟他拼命,只好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

D.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正气凛然,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聂政之刺韩傀也/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B.徒以有先生也/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臣未尝闻也/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D.安陵君其许寡人/以其境过清

4.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B.天下缟素(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穿缟素)

C.虽千里不敢易也(数词用作名词,方圆千里的土地)

D.与臣而将四矣(数词用作动词,成为四人)

5.按要求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

(1)文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2)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

(3)唐雎维护安陵领土的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6.翻译下列句子。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7.结合语境,给下列句中的“以”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把、拿②因,因为③凭借

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以:

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以:

二、课堂达标

文言文阅读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受地于先王: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③伏尸百万:

④休祲降于天:

⑤寡人谕矣:

9.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

10.为什么说秦王“易地”的要求别有用心”

1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只有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对。请说说下列各句的“潜台词”是什么。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②与臣而将四矣。

12.唐雎的“使命”是什么”他是如何做到“不辱使命”的”

13.选文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秦王”这对于塑造唐雎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14.唐雎为什么要说到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的故事”请简要分析。

〔甲〕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①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②三百闾,张袂③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