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xiá)慰藉(jí)拮据(jū)恪尽职守(kè)
B.栈桥(zhàn)陨落(yǔn)扶掖(yè)气吞斗牛(dǒu)
C.恣睢(suī)鄙夷(bǐ)脚踝(huái)强聒不舍(guā)
D.抽噎(yē)桑梓(zǐ)亵渎(xiè)味同嚼蜡(jué)
答案:B
解析:A项“慰藉”的“藉”应读“jiè”;C项“强聒不舍”的“聒”应读“guō”;D项“味同嚼蜡”的“嚼”应读“ji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静谧鞠躬尽瘁妇孺皆知锋芒必露
B.懊悔一拍即合杂乱无张参差不齐
C.撺掇参差不齐参差不齐参差不齐
D.屏嶂鞠躬尽瘁鞠躬尽瘁鞠躬尽瘁
答案:C
解析:A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B项“杂乱无张”应为“杂乱无章”;D项“屏嶂”应为“屏障”。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答案:C
解析:A项“不可救药”指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用在这里程度过重;B项“随声附和”指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含贬义,与语境不符;D项“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用在这里不恰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C
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要学会选择。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__________、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触即跳、以牙还牙,还是__________、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__________、淡定超然?
A.不屈不挠镇定自若谦虚谨慎
B.坚忍不拔厚积薄发淡泊明志
C.自强不息冷静沉着泰然处之
D.勇往直前心平气和宠辱不惊
答案:A
解析:“不屈不挠”意思是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与“愈挫愈勇”意思相近,适合第一空;“镇定自若”指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情似的,能与“从容应对”相呼应,适合第二空;“谦虚谨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与“淡定超然”相契合,适合第三空。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B.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C.“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D.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答案:C
解析:A项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中间不用顿号,应删去“三、四十岁”中的顿号;B项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D项叹号应放在引号内。
8.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③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④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
A.夸张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夸张拟人比喻
C.比喻夸张拟人比喻
D.夸张比喻排比比喻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