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绪论
一、基本概念:居民点、集镇、中心村、基层村、村镇规划
1、村镇规划:
是指村镇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计划,是村镇政府为实现村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
标,确定村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协调村镇布局和各项建设而制订的综合
部署和具体安排,是村镇建设与管理的依据。
2、居民点
是由居住、生活、生产、交通、公用设施、行政、文教、园林绿化等多种系统
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人们共同生活与经济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
一般居民点是由建筑群、街道网、绿化系统以及其他公用设施等物质要
素所组成。
类型:城市型居民点、乡村型居民点
3、集镇
大部分是乡镇政府的所在地,若干中心村的聚集地
4、中心村:一般是村民委员会的所在地
是农村中工业与农业结合,城市和农村结合,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和生产活
动的中心。
5、基层村:
农村中从事农业到家庭副业的最基本的居民点。一般只有最简单的服务设施甚
至没有。
二、乡村的类型
1、普通乡村:
(1)密集型乡村聚落
(2)分散型乡村聚落
(3)半聚集型乡村聚落
2、活动型乡村
3、特殊乡村
三、理解村镇规划设计的内涵具有综合性
1.村镇规划是集社会、环境、经济、土地、规划等为一体的综合
学科。
1)与产业发展相协调,促进村镇经济发展
——协调好村镇自身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2)村镇规划要从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来考虑土地的集约利用﹙例北京
八达岭旧村改造﹚
(3)村镇规划应协调好现代生活与传统伦理之间的关系
(4)正确处理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对于以务农为主,或从事家庭生产等农户,对庭院、住宅的独立性要求较高,规划中可采用垂直分
户的模式;
对于家庭生活方式已逐步城市化的农户,则采用水平分户的模式,规划设计四层为主的住宅,
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利于可持续发展。
2、村镇规划设计是从总体、局部到细节的不可分割的系统
综合考
虑
村镇发展战
略规划集中整
合
土地利用规
划统筹安
排
四、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村镇规划的基本特征比较。(ppt:
p42-49)
课题2:新农村建设专题
五、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总目标和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主
1、生产发展
按照市场需求,科学配置生产要素
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
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建设现代农业
2、生活宽裕
创建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增加农民收入
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乡风文明
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
创造安定有序的发展环境
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4、村容整洁
布局优化
村庄绿化
河道净化
道路硬化
卫生洁化
5、管理民主
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增强农民民主权利
六、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和载体
⑴本质:生产要素聚集(产业集聚、基础设施集聚、人口集聚)
⑵载体:产品——企业——产业——产业集群
七、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1、城乡空间融合,即城乡两个地域实体融合成一个连续统一的、网络状的、多
节点的、可渗透的“区域综合体”。
2、功能结构互补,一体化不等于中心-外围经济的消失,仅意味着二者相互依赖。
3、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快捷的交通和信息网络使城乡居民生产生活联系方便
密切。
4、城乡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流动高度通畅。
5、城乡生态环境协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共同提高。
八、我国目前村镇经济建设的发展模式
1、工业企业带动型
2、特色产业带动型
3、畜牧养殖带动型
4、休闲产业带动型
5、商贸流通带动型
6、旅游产业带动型
7、合作组织带动型
8、劳务经济带动型
课题3村镇规划资料收集
九、村镇规划基础资料收集的内容、整理方法,现状分析与综合
评价。
1、内容:
(1)自然资料
①地形
了解地形起伏的特点,如平原、山丘、山地、农业耕地的利用情况,选择村镇
用地。
②地质
包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