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19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4.04 M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9.23千字
文档摘要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44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19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信息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风能、水能、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电动机线圈用超导材料制作可以实现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C.Wi-Fi无线上网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在太阳内部,通过核裂变释放出巨大核能

2.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这个实验能探究的是(???)

A.决定音调的因素 B.决定响度的因素

C.声音产生的原因 D.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寒冬公园里的冰雕逐渐变小 B.衣橱里的樟脑丸,过些时间变小

C.利用干冰对食物保鲜 D.夏天湿衣服晾干了

4.如图所示,两盏相同的电灯在闭合开关后都能发光.过了一会儿,其中一盏灯突然熄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大.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可能是()

A.电灯L1开路

B.电灯L1短路

C.电灯L2开路

D.电灯L2短路

5.摄影爱好者小李早上在大观河边照相,观察到岸边的建筑物在水面上形成的甲和乙,并拍摄了下来(如图)。过了30多分钟后他又回到原位置观察,则下列正确的是()

A.甲的大小、形状会变化 B.甲的大小、形状均不变

C.乙的大小、形状会变化 D.乙的大小不变、形状会变化

6.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用吸管喝饮料时,嘴的“吸力”使饮料上升到口中

B.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D.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7.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cm

B.人步行速度约1m/s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D.中学生脉搏1秒钟正常搏动约12次

8.如图,AO和OB是两段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不同的电阻线,这两段电阻线的长度相等。把它们串联接入某一电路中,则()

A.RAO>ROB B.UAO>UOB

C.IAOIOB D.PAOPOB

9.下列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为54km/h,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A.在1S内通过的路程是30m B.在0.1S内通过的路程是3m

C.在0.2S内通过的路程是3m D.在15S内通过的路程是100m

10.如图甲所示,小星在水平地面上用力向右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0-1s内木箱没有动,所以此时不是平衡状态

B.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0N

D.如果3s后人突然用60N的力往回拉箱子,此时物体立刻向左加速运动

二、填空题

11.足球运动是同学们都很喜爱的运动,它包含有许多物理知识:踢出球后,球在地面上继续运动,这是由于球具有;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12.小明在进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了如图甲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如图乙中(选填“A”或“B”)图。水沸腾后小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选填“会”或“不会”)升高。

三、作图题

13.如图,质量为500g木箱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作出木箱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14.请按题目的要求作答。

(1)如图1,蜜蜂沿虚线向透镜飞行,已知虚线与透镜主光轴平行,请用一根光线示意蜜蜂的实像运动的路径。(不必考虑像运动的起点、终点和方向等问题)

(2)如图2,人眼通过O点的平面镜看到苹果的像,请画出平面镜和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3)如图3,人眼经碗的边缘刚好能看到碗底硬币的左端A点。保持人眼位置不变,向碗里缓慢加水,当水面到达C处时,恰好经碗的边缘看到硬币的右端B点。请用光路图示意上述现象。(画出水面、法线)

15.如图所示是某“汽车超载记录器”原理图,R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当汽车不超载时,指示灯发光;当汽车超载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使汽车超载时照相机自动照相,请补充右侧电路并根据左侧电磁铁的N、S极画出绕线。

四、实验题

16.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填“上”或“下”)调整;

(2)实验过程